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浩然遭放

浩然遭放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维)所知……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因得召见……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疎。’上闻之怃然曰:‘朕未尝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唐.孟浩然与王维为友。一次在王维家中遇唐玄宗驾临,不得已,急避床下。玄宗发觉后诏使出见,并令诵平生最得意的诗作。浩然诵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之句,因含有微怨之意,得罪了玄宗,故遭放归山,终身不仕。后因用为触怒君王遭放逐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五《题酒家壁》:“明主何曾弃不才,书生飘泊自堪哀。”又《苏轼诗集》卷十二《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不愿君为孟浩然,却遭明主放还山。”


猜你喜欢

  • 安足不成蛇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办事凭主观强求不会成功。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之二:“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 凤楼

    南朝陈.江总《箫史曲》:“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照,去后凤楼空。”(据《乐府诗集》卷五十一引)传说秦穆公曾为女与婿弄玉、箫史造凤台。箫夫妇居住数年不下,后一朝跨凤,双双飞去。江总《箫史曲》所

  • 三叠阳关

    泛指送别之曲。宋周邦彦《苏幕遮》词: “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宋苏轼《东坡志林》卷

  • 空谷驹

    同“空谷白驹”。元 牟?《和赵子俊秋日闲居》诗之一:“若或絷维之,愧彼空谷驹。”

  • 被发缨冠

    借指急于救助他人。严复《救亡决论》: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 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孟子·离娄下》: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被: 同 “披”。

  • 北军尽袒

    源见“左右袒”。喻人心倾于正义。清赵翼《五人墓》诗:“博浪一椎全秦动,北军尽袒诸吕惧。”

  • 墨悲丝

    同“墨子悲染丝”。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丈夫趋向,墨悲丝,杨泣路旁。”

  • 奉使槎

    源见“乘槎”。指出使远行的船。明李东阳《邢逊之先生挽诗》:“金函一上迎銮疏,玉节三随奉使槎。”

  • 薪火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惑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

  • 众煦飘山

    参见:众煦漂山【词语众煦飘山】  成语:众煦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