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鼓胀

鼓胀

病证名。①腹皮绷急如鼓,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灵枢·水胀》: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后世文献,鼓、臌相通,鼓胀亦作臌胀。《医林绳墨》卷五:“臌胀者,如鼓之形,外坚中空,击之有声,按之有形,皮肉之急胀,脾肺之大病也。”鼓胀亦泛称蠱胀。《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水肿臌胀》:“许学士云,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蠱,……腹皮胀急而光,内空空然如鼓,是矣。俗知谓之蠱胀。”病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虫积日久,肝脾受损,气滞血瘀,水湿不行所致。亦有由癥瘕积块发展而成。因病因及证候不同,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食鼓等区分。治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详各条。②指气胀。《医碥》卷三:“气胀又名鼓胀,此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鼓也。”详气胀条。③指单腹胀。《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详单腹胀条。

猜你喜欢

  • 鬈毛毒疮

    病名。《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上黄栢:鬈毛毒疮“生头中,初生如蒲桃,痛甚。黄栢一两,乳香二钱半为末,槐花煎水调作饼,贴于疮口。”

  • 立夏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夏季开始的节气。《灵枢·九针论》:“左手应立夏。”古人喻人之形体与气节相应,左手关节与立夏相应。

  • 意守

    气功术语。指在气功锻炼中,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放”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意守一词是从“内守”、“守一”等词演化而来。“意”是指心之动而未表现于外者,是意念活动;“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是摄

  • 大肠虚寒

    ①同大肠虚冷。详该条。②指一般虚寒性泄泻。下利稀薄,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兼见食少、四肢冷、腰痠、怕冷、苔白润、脉沉迟。多与脾肾虚寒有关。

  • 脏腑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 邪气盛则实

    指疾病过程中,邪气盛,正气激烈对抗,出现实证的病机。如壮热、无汗、烦躁、狂乱、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掌心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 手足汗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第一卷。多属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所致。其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若手足心热者属阴血虚;手足心发凉者属中阳不足。阴血虚者服麦味地黄汤;中阳不足者服理中汤加乌梅;日久不愈,气血俱伤者服十全

  • 脉理求真

    脉学著作。3卷。清·黄宫绣撰。卷1为新著脉法心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的形象、主病等内容;卷2新增四言脉要,系据《诊家正眼》所载崔氏“四言脉要”予以增删而成;卷3有汪昂所撰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附

  • 医竘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