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山楂肉三两,莱菔子、连翘、陈皮各五钱,赤茯苓、半夏各二钱。为末,粥糊为丸。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
病名。《古今医鉴》卷五:“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即噎膈。详该条。
病名。全称应作肺风酒刺。《外科大成》卷三:“肺风由肺经血热郁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散或服荷叶煮糊为丸;白矾末酒化涂之。”即粉刺。详该条。
即手之第二指。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介绍】:见汪绂条。
腹前壁的肌肉和筋膜。《千金翼方·妇人》:“有伏虫胪胀肿。”
即白敬宇眼药,见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