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逆从

逆从

①正、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从其病而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②标本的不同治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马莳注:“逆者,如病在本而求之于标,病在标而求之于本;从者,如在本求本,在标求标,此乃治法之不同也。”

猜你喜欢

  • 油珠子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 屈肘俯掌位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 禽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多由时气风热所致。初起呈散在疹块,发于背。色紫红,如拳击状,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脉和。服药得汗者顺;若神昏脉数,或微或代,发寒啮噤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独活。外

  • 绊根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杨梅痘子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 红漏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 阳厥

    ①厥证之一。指热厥。《景岳全书·杂证谟》:“阳厥者,热厥也。”《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丹溪心法·厥》:

  • 普济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 陆才

    【介绍】:明医家。太平(今安徽当涂)人。父惟恭为太医院院判。陆才继父业,术益精。治疾每以一剂见效,人称“陆一帖”。景泰(1450~1456)年间授太医院御医。子三人,豫、道常、道源亦以医知名。

  • 吴镕

    【介绍】:宋代医生。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字国器。以儒为业,兼行医,年近百岁耳目聪明,乡人称“不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