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为湿浊遏阻膈间,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多见于瘟疫病,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气化津布,热随汗解(见《外感温热篇》)。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方》。即齿龋。详该条。
病名。出清·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证型之一。多因禀赋素弱,肾气不足,或久病房劳,损伤肾气而致精亏血少,肾气虚衰,冲任胞脉失养,难以摄精成孕;兼见精神疲倦,头晕耳鸣,腰痠腿软,月经不调等症。治
出《外台秘要》。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