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介绍】:见杨元直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阿魏丸,见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生平欠详。著有《小儿形证方》2卷。
【介绍】:见邹福条。
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病名。多由素体阴虚,操劳太过,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疼痛,两边生白点,三、五集簇,白而光亮,形似珍珠,但并无形寒身热,此点与白喉迥异。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清咽润燥汤、养阴清肺汤、知柏地黄汤
【介绍】:见苏轼条。
即清心包之热邪。经言: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宫城也。故称。详清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