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蛾子、乳鹅、单双肉蛾。主要是由于肺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循经上乘于咽喉所致。发于咽喉两侧之喉核,或左或右,或两侧均见,有红肿疼痛。发于一侧者名单蛾,发于两侧者名双蛾,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蚕、鹰矢白、密陀僧各等分。为细末,水调搽患处。治痘疮落痂,面痣雀瘢。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疡科选粹》卷五方。乌梅一两,五倍子五钱,炒槐米、炒黄连、炒黄连、炒荆芥穗各三钱,枳壳、白芷各一钱五分,地榆二钱,升麻一钱。为细末,每服三钱,酒送下。治痔疮下血。若出血多,加百草霜、棕榈炭。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炼丹术语。指道家炼丹方法中的循环变化。参见九还丹和九转金丹条。
病名。即宿伤。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深师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