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淋病

淋病

性传播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多由交媾不洁,外受湿热邪毒,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积湿生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证见尿道口红肿,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尿液混浊,如脂如膏,甚则排尿困难,阴茎痛性勃起,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伴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仅轻度尿频、尿急、尿痛,外阴刺痒灼热,粘液性或脓性白带增多,宫颈水肿月经过多小腹坠胀,伴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可继发不育。慢性者,尿道刺激症状轻微,可见少量稀薄排泄物溢出,尿液中可见淋丝。腰膝痠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薢分清饮;慢性者宜益肾健脾利湿,用六味地黄汤清心莲子饮等。

猜你喜欢

  • 离火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火廓。详该条。

  • 沈好问

    【介绍】:元代医家。字裕生,号启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小儿科,尤精痘疹病。《钱塘县志》载有其治验数则。所著有《痘疹启微》、《本草类要》、《素问集解》,均佚。

  • 齿历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有齿历蠹者,由骨髓气血不能荣盛,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齿。”详牙齿历蠹条。

  • 膀胱主藏津液

    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谓贮藏在膀胱的水液,经肾阳的气化,变成尿液排出体外。

  • 肺喘咳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 挟痈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腋痈。见该条。

  • 指肚

    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

  •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下肢踝以下部分,由踝、跖、趾组成,上接胫。

  • 小儿秋痢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小儿脾胃嫩弱,内为乳食所伤,秋风飒动,凉燥之邪伤及元气,以致食积热毒,蕴积而成。症见里急后重,腹痛便脓。宜用香连丸、黄连香薷饮加减。痢久,白多,便溏者,宜益黄散。

  • 小升丹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三仙丹。水银一两,明矾、火硝各一两二钱。为末,入锅内,用瓷碗一具(先用生姜片擦碗内外,以防碗炸)盖定,碗口以潮皮纸捻挤定,碗底用泥封固,炭火炼制,约三炷香,停火候冷,刮下碗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