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里实证

里实证

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②指停痰、瘀血食滞虫积等所致的症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实者,或为胀为痛,或为痞为坚,或为闭为结,或为喘为满,或懊不宁,或躁烦不眠,或气血积聚,结滞腹中不散,或寒邪热毒深留脏腑之间。”治宜祛痰理气活血、消食导滞杀虫等法。参见实证、内实条。

猜你喜欢

  • 天朞(jī 姬)

    天朞,是天的一周,即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就是一年。《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更始,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

  • 针拨白内障术

    眼科手术方法。又名金针拨障术。在古代金针开内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术知识加以改进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法。参见金针开内障条。

  • 李隆基

    【生卒】:685~762【介绍】:唐代皇帝,即唐玄宗,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知音律、戏剧,善医识病。开元十一年(723),主持编成《开元广济方》5卷,颁行天下以救疫病。

  • 大接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 五华

    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面、皮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明润光泽为各

  • 触恶

    病名。霍乱的俗称。《证治要诀》卷一称:“霍乱之病,挥霍变乱,起于仓卒,与中恶相似,俗呼为触恶。”详见霍乱条。

  • 福幼编

    儿科著作。1卷。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治法,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反对用寒凉攻伐。书中列述慢惊风症候,并介绍经验方2首。内容简要,刊本颇多,流传较广。

  • 微者逆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参见正治条。

  • 伤风咳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外感风邪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二:“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明医杂著》卷二:“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方如

  • 女子逆经赤涩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