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薛氏医案

薛氏医案

①丛书名。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琯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类要》、《疠疡机要》、《女科撮要》。所注者有王纶明医杂著》,陈自明外科精要》及《妇人良方大全》,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保婴金镜录》;所校者有滑寿难经本义》,倪维德原机启微》,陶华痈疽神秘验方》,朱震亨《平治会萃》,马宗素伤寒钤法》,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薛铠所集者有《保婴撮要》;所校者有徐彦纯本草发挥》,滑寿《十四经发挥》,各参见该条。此外本书还有《薛氏医案十六种》,《薛氏医案九种》等版本。②指薛己内科医案

猜你喜欢

  • 妊娠胎瘦不长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 睑生风粟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肺脏壅毒,大肠积热,肝家有风,致令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泪出涩痛,如米隐一般。积久年深,翳膜昏暗,渐渐加重,此眼切宜三五度镰洗出血。”《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更主

  • 成和郎

    宋代医官职称。录属翰林医官院,其职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官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心热惊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其症伴有舌尖红,啼哭不止。宜清热宁神。用柏子仁散(《普济方》:柏子仁一两)。

  • 产后口渴

    病证名。见竹林寺轮应禅师《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若因火燥液涸,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火,生津止渴,

  • 曲剂

    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粉与面粉混合揉和,使之发酵切为块状而成。一般用水煎服。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 开喉箭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

  • 弄舌喉风

    病名。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弄舌喉风心脾经,实火外寒凝滞成,舌出搅动因胀闷,咽喉作痛更兼疼。”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口中含化蟾酥丸。或内服清咽利膈汤。

  • 格言汇要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 吉吉麻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