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药艾条之一。所含药物以桂枝、川乌、雄黄、广皮、檀香、丹参、香附、白芷、藿香、降香、良姜为主。用于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痛经等。
见伤寒论注条。
参见肝气犯脾、肝胃不和各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指寒之在气分者,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见针灸大成条。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
病证名。出《外科理例》卷四。《证治准绳》卷之三:“……妇人内热,胁胀两乳不时作痛,口内不时辛辣,若卧而急起则脐下牵痛,此带脉为患。用小柴胡加青皮、黄连、山栀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