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肚门痈

肚门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应钟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 寸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

    脉学著作。1卷。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

  • 活人方

    见证治百问条。

  • 其下者引而竭之

    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指下部如腹部、二阴等部位;引,引导、通利;竭,祛除。指病邪在下的病证用泻法、利法等疏导,使病邪从下而出。如阳明腑实用承气汤,太阳蓄水证用五苓散之类。

  • 紫背金牛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版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

  • 月月红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天衢

    见天冲条。

  • 酸赭

    出《名医别录》。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