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脚气的古称。《济生方·脚气》:“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曰缓风,宋齐之后谓之脚气,其名虽不同,其实一也。”详脚气条。
证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有胃虚气逆者,宜橘皮竹茹汤、吴茱萸汤。有胃中寒者,宜半夏干姜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关元。见该条。
指纵欲。《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在此指七情太过,任意放恣。
病名。鬲,通膈。即膈消,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心下膈上的脂膜。《素问·痹论》:“熏于肓膜。”王冰注:“肓膜谓五藏之间,鬲中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