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疝气穴

疝气穴

经外奇穴名。《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即以两口角间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顶角置脐心,底边呈水平,下两角是穴。后《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均作奇穴。近代《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又改称三角灸

猜你喜欢

  • 通遵散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方。枳壳、大黄、皮硝各二钱,陈皮、厚朴、当归、木通、红花、苏木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以通利为度。治折伤跌扑,大小便不通。

  • 蓝注

    指皮肉出现蓝色紫斑的一种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为风冷,乘其血脉,血得冷则结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蓝,乃经久不歇,世谓之蓝注。”与紫癜相类似。

  • 女科证治准绳

    书名。《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女科准绳》。5卷。明·王肯堂撰。本书主要以《校注妇人良方》为基础,广泛收集各家学说,对明以前妇科学成就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为: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

  • 大刀豆

    见《分类草药性》。即刀豆,详该条。

  • 味连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 收呆至神汤

    《串雅内编》卷一方。人参、柴胡、当归、菖蒲、生酸枣仁、半夏各一两,甘草、郁金、神曲、天南星各五钱,白芍药四两,附子一钱,茯苓三两。水煎服。治精神痴呆,抑郁不舒。本方早见于《石室秘录》卷三,名救呆至神汤

  • 脉痿

    痿证之一。亦称心痿。由于心热火炎,血气上逆,下部血脉空虚;或悲哀太甚,阳气内动,屡屡失血,脉失濡养所致。症见四肢关节如折,不能举动,足胫软弱,不能着地站立。《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

  • 保婴集

    见田氏保婴集条。

  • 五灵脂散

    《妇科玉尺》卷五方。炒五灵脂适量。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治妇人血崩昏迷。

  • 风寒喘

    病证名。风寒外束喘的简称。《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选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拗汤等方。详风寒外束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