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中风

妊娠中风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多因孕后血虚经络脏腑失荣,中于风邪所致。中于经络者,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中于脏腑者,症见卒然昏倒,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惟孕妇患此症不可以按中风常法治疗,应以补虚安胎,佐以祛风为主。方用增损八物汤(《证治准绳》: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牛蒡子赤芍防风荆芥穗、连翘桔梗葛根)。若口眼歪斜,手足顽痹者,宜养血祛风,佐以安胎,用防己散(《证治准绳》:防己羌活、防风、麻黄、松木节、羚羊角桂心、荆芥穗、薏苡仁桑寄生、炙甘草);若卒然昏倒,痰涎壅滞者,治宜搜风、开窍祛痰,方用防风散(《证治准绳》:防风、葛根、桑寄生、羚羊角、细辛、当归、菊花、防己、秦艽、桂心、茯神、甘草)加竹沥;若中风不语,肢体强直,不省人事者,治宜祛风开窍,方用生犀角散(《证治准绳》:生犀角屑、麻黄、秦艽、甘草、防风、赤箭、羌活、当归、人参、葛根、赤芍、石膏)。

猜你喜欢

  • 眼胎赤

    病证名。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糜烂。《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睑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解毒,内服

  • 宝金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猪羊靥(暖水洗,去脂膜)十对,海藻、海带各二两,琥珀、麝香、木香、丁香各二钱半,珍珠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睡前热酒送下。治瘿气。

  • 漆咬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 弦缕

    喻脉象坚急不和,如弓弦之缕。《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

  • ①指中风闭证。《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②指大便或小便闭而不通。《素问·举痛论》:“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素问·标本病传论

  • 热极生风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

  • 土生万物

    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故借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比喻脾胃为营养生化之源的生理特点。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 巅顶骨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 阴户肿痛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多因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作痛,或小便涩滞,下腹部不舒,甚则伴有寒热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防风、苦参煎汤熏洗。

  • 赵柏云

    【介绍】:清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铃医,曾挟技云游海外。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因年老返故里,取生平所用之方授赵学敏,多为赵学敏《串雅》一书采纳。另录有《市语宗派神用运技》一卷,介绍走方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