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噤口痢

噤口痢

病名。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见《丹溪心法》卷三。又名禁口痢,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坏者。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肌肉瘦削,胸脘痞闷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补益脏气等法。困疫毒而致者,宜清热解毒,用黄连温胆汤;久痢脾胃损伤者,宜补脾健胃,用参苓白术散菖蒲、粳米。《丹溪心法》创用人参石莲黄连一法,徐徐呷下。《医学心悟》用开噤散。亦有用荷叶、陈仓米二味同炒煎服。《时病论》卷三:“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本病可见于中毒性菌痢,部分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患。参见痢疾条。

猜你喜欢

  • 弹筋拨络法

    理筋手法之一。即提弹法。详该条。

  • 施政卿

    【介绍】:见施发条。

  • 黑眼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 太羽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

  • 冷喘

    病证名。指阳气虚衰、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卷四:“冷喘则遇寒而发。”可用止喘丸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 此事难知

    书名。2卷。元·王好古撰于1308年。本书系王氏编集其老师李杲的医学论述,包括属于基础理论的经络、脏腑、病理、病源以及有关临床辨证、治法等内容,其中对伤寒六经证治叙述尤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

  • 箭羽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囊发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 肺热叶焦

    指肺脏被郁热长期熏灼而发生痿证的病机。《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发为痿蹙。”病变有两种:①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治宜清燥救肺。②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条。

  • 天蛇毒

    病名。①见《梦溪笔谈》:“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僧识之,曰‘此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即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为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