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吐痧

吐痧

痧证之一。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猜你喜欢

  • 痰火声哑

    病名。见《红炉点雪》卷三:“痰火声哑,乃肺经已绝,死不治。”似指咽喉癌或喉头结核的失音所致。故认为不治。

  • 伤寒标本

    指伤寒的本证、标证及其受病的先后情况。明·陶华《伤寒家秘的本》卷二:“……标者,病之梢末;本者,病之根本。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参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条。

  • 眼皮麻木

    病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多系血气虚衰,风邪入侵,痰湿蕴结所致。症见眼睑知觉迟钝,甚至麻木不仁。宜养血祛风除痰,用正容汤加减。

  • 脏寒腹胀

    证名。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脏寒腹胀之症,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内经》所云正水,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多因真阳素虚,脏气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书名。金·刘完素撰。1卷。约成书于1152年左右。本书主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整理归纳为五运、六气主病十一条病机,共277首为五运主病,次别六气为病,分风、热、湿、火、燥、寒六类,

  • 指南摘要

    见医学便览条。

  • 月水不断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漏,详该条。

  • 气郁血崩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暴怒伤肝,气乱血动,血失所藏,冲任失调,发为血崩。症见突然阴道下血量多,色紫红有块,烦躁易怒,胸胁不舒。治宜止血以治其标,方用固冲汤;待血量减少后,再以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

  • 太阳少阳并病

    病名。指太阳病证未解,而少阳病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景岳全书·伤寒典》:“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后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等证者

  • 穿窟天蛇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②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