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蒸之一。亦名血蒸。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五蒸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指外感热病按六经顺序传变所出现的证候。《此事难知·太阳六传》:“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循)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医学心悟·伤寒纲领》:“传经者,由太阳传阳明,由阳明传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夏鼎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T42。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外貌特征是“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性格特征是“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其体质特点是“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