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此乃胃家之邪热发泄所致。痧透则呕自止。若痧隐而不透,呕甚吐者,治宜以透邪、解毒、清热、止呕之剂。参见疫喉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指上腹部剧烈疼痛,按之坚硬如石的病症。多见于外科急腹症及一部分内科急症。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丁瓒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病证名。指患麻疹而失音者。常见于小儿。多因小儿麻疹后肺胃余毒未尽,复感风邪,致失声不语,咳嗽等。治宜祛风邪,清解余毒。方用蝉蜕、牛蒡子、射干、桔梗、连翘、甘草、前胡及养阴清热药等。参见麻疹、瘖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