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诸城县志

诸城县志

①十二卷。清卞颖修,王劝纂。卞颖字慧生,扬州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诸城县知县。王劝,邑人,进士出身。诸城,春秋时为莒、鲁之地,战国为齐下邑,秦为琅琊郡治,西汉至魏为东武邑,隋改为诸城,属高密郡,唐至元属密州,明洪武省密州,并入诸城县,属青州府。清因袭未改。诸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祝天保,再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王之臣,此志为三修。上距万历旧志已七十年,中经鼎革,皆未续辑。卞颖莅任后,即奉檄纂修县志,谋之绅士,延王劝总其事,分司采访、编辑,历时一年而书成。《诸城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此志是继万历旧志而作。其志体例繁冗,不举纲要。然资料翔实,考证精确。②四十六卷。清宫懋让修,李文藻纂。宫懋让字杜洲,泰州人,由副贡任知州,乾隆二十七年(1762)借补诸城知县,二十九年(1764)题补滨州,不久病未能赴任,卒于县馆。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号南涧,又号茝畹,山东益都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三十四年(1769)起,他先后任广东恩平、新安、潮阳知县,后升广西桂林府同知,居官以清白强干、体恤民情著称,同时,为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其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南涧文集》、《粤西铭刻记》、《恩平程记》、《南涧先生易篑文》、《毛诗本义》、《南北史考略》、《尧陵考》、《益都金石考》、《泰山金石考》、《金石书录》、《山东元碑录》、《国朝献征录》、《齐谚》、《粤谚》等,主纂《历城县志》等。此外,李文藻的修志理论在方志学界颇有影响,对旧志体例门类加以比较、研究,舍短取长,主张方志体例宜用图、纪、考、表、录、传六体,故其主纂的《诸城县志》均采用此体。另外,对方志纂修方法,他认为宜纂旧文,不著一字,以示征信,而引用资料,则需注明出处,方称严谨。其为清代方志纂辑派代表之一。宫懋让莅任后,见康熙旧志已九十余年未修,且漶漫不可读。锐意修志,广延文士,聘李文藻总其事,网罗故迹,称述遗闻,自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开馆,翌年五月成稿,遂付梓。《诸城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全书四十六卷,分图、纪、考、表、录、传六体,为:卷一图;卷二至卷三总纪;卷四至卷十五考:星野考,疆域考,山川考,建置考,古迹考,田赋考,武备考,风俗考,方物考,艺文考,金石考(上、下);卷十六至卷二十六表:历代地理沿革表,历代封建表,历代职官表(上、中、下),历代选举表,国朝选举表,明景泰以来议叙表,明洪熙以来诰敕表,历代袭荫表,杂见表;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录:宦迹;卷二十九至卷四十六列传:官宦,儒林,文苑,武功,忠烈,孝义,一行,隐逸,方伎,侨寓,列女,宦迹录补遗。此志体例严谨精善,记载翔实,条理清晰,文笔流畅,记事简括,力循史笔,严于考据,为清代纂志的代表作,堪称名志。其尚有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猜你喜欢

  • 说文经字考

    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又号梅珍,晚年自号隐屏山人,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邃经术,工文章,著作尚有《五经异义疏证

  • 闲博录

    一卷。撰人不详。书中主要记述古人格言及达观保生之事。卷中有一条,称吾乡沈持要詹事今年已八十有三,耳目聪明等。持要为南宋沈枢之字,沈枢为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据此,该书似为南宋湖州人所撰。但书末又有二

  • 东林本末

    ①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

  • 满洲蒙古御史题名

    一卷。清苏芳阿撰。苏芳阿,字树藩,道光中叶官至工科给事中。他精心收集了从清初至道光十七年(1837)间,满洲、蒙古御史的人名、字号、旗分官阶,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有限,致使书的内容繁简不一,有的失之考

  • 青城山人年谱

    又名《关云岩先生年谱》。一卷。清沈学厚、李钧简、陈希曾、吴延琛编。学厚等俱为谱主门人。谱主关槐(1749-1806),字柱生,晚年自号青城山人,浙江仁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

  • 水云村泯稿

    三十八卷。元刘埙(1240-1319)撰。刘埙字起潜,号水云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元至大中为延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埙才力雄放,尤长于四六。其文集旧有二本,一即此本。为明洪武年间其孙琰所手抄。多

  • 清华斋赵帖

    十二卷。清姚士斌及其孙姚学经集刻。其中姚士斌刻前八卷,姚学经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姚学经,生平见《白云居米帖》。清乾隆庚戌(1790)钱大昕在《序》中,记述了该帖的完成经过,并给予较高评价。姚士斌曾收集

  • 黄帝阴符经注

    ①一卷。唐张果(生卒年不详)撰。张果,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称,不知何许人,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临汾)、晋(太原)间,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武则天遣使召之,诈死未应。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 交城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洪璟纂修。洪璟字昆霞,安徽歙县人。出身拔贡,历任教习。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交城知县。交县山多水少,人民瘠苦。自清初兵乱。以后,田地荒殖,民不聊生。洪璟为知县,颇能廉明仁爱,教

  • 左传连珠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俞樾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此书是他所著《俞楼杂纂》中的一种。编首有他本人的自序,说《宋史·艺文志》所载《春秋》赋,有崔升、裴光辅诸家,今皆不见,只有徐晋卿《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