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王世贞撰。世贞(1562-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世贞嘉靖年间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父亲王忬为严嵩所害,持丧归家。隆庆时又出任浙江、山西、湖广、广西地方长官
一卷。清王启涑、王启汸、王启所述。启涑等三人俱为王士祯(即阮亭、详见《渔洋山人自撰年谱》)之子,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系蓝印,当是士祯初卒之时,以讣同人所用。惠栋注补士祯自撰年谱,未见此书。故书中所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
①二十卷。清邓必安修,邓常纂。邓必安字东山,江西南丰县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三十三年(1768)任孝义县知县。邓掌孝义时,居心仁厚,莅政严明,修学宫,设书院。按孝义志,创于明嘉靖间邑人张冕,四
一卷。清鲍东里撰。东里,字古村,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是书就《易》、《尚书》、《诗》、《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述其源流
三卷。姚永朴撰。姚有《经学举要》一卷、《群经考略》十五卷,详见《经学举要》、《群经考略》条。《脱私轩读经记》首有自序,又有吴汝纶的跋文,以及马其昶为之作的序文。卷一:《周易》《尚书》《诗》;卷二:《周
二十卷。旧本题为宋曾巩撰。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嘉琇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集贤校理,出知福州、明州等地。神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宋史》有传。考证曾巩生平事迹,无论是本传,还是行状,均
[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处国之教奚如?曰……孝弟良,士无壹乎?虽能射不登车。是故善射者为左,善御者为御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三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南山文剩》一书今所见的是由徐显瑞所辑,是从全唐文中录出二十七篇,更据正续藏经增补文十篇、诗三篇而编为三卷。文中有二论,四启、一文、一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