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明杂剧

元明杂剧

二十七卷。编者不详。此集边栏不一,板心凌乱,剧本编次无序,当非成书于一时,或为书商汇集散卷而成。集中共收元、明人杂剧二十七种。其中元人杂剧十九种,为乔吉三种,曰《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白朴二种,曰《墙头马上》、《梧桐雨》;石君宝一种,曰《曲江池》;张寿卿一种,曰《红梨花》;石子章一种,曰《竹坞听琴》;杨梓一种,曰《豫让吞炭》;尚仲贤一种,曰《单鞭夺槊》;郑光祖一种,曰《王粲登楼》;无名氏八种,曰《酷寒亭》、《还牢末》、《梧桐叶》、《罗李郎》、《蓝采和》、《刘行首》、《野猿听经》、《赤壁赋》。明人杂剧八种,为周宪王(朱有燉)三种,曰《香囊怨》、《继母大贤》、《团圆梦》;叶宪祖二种,曰《寒衣记》、《骂座记》;贾仲明一种,曰《对立梳》;罗贯中一种,曰《风云会》;无名氏一种,曰《误入天台》。此集中有十八种与陈与郊所编正、续《古名家杂剧》(残本)相重,两相比勘,知此本与陈书当为一本。此集中凡与顾曲斋本相重之剧,曲文皆同,可知此集亦依原本刊刻。集中所收《豫让吞炭》、《赤壁赋》、《野猿听琴》、《寒衣记》、《骂座记》等五剧,仅见此本,尤为珍贵。此书原本为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所藏,后有江南图书馆影印本。又,近人曾据《古名家杂剧》残本整理出版,也称为《元明杂剧》。

猜你喜欢

  • 呜秋集

    二卷。明赵迪撰。赵迪,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怀安(今河北怀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子赵壮称“先人值多故,投老林泉”,知其乃逃世隐居者。著有《呜秋集》。是集为诗集,乃其子赵壮所刻,凡二卷。集前有明永乐

  • 大学原文集解

    一卷。清胡清瑞(详见《论语赘说》)撰。是书首有清瑞自序,驳先儒错简之说,均言之成理。题曰集解,不过对郑孔注疏《朱子章句》各采其善,也间及《孝经》、《孟子》。以孝释明德,释亲民,引《孝经》“爱亲者不敢恶

  • 论语古注集笺

    十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朗如,江苏吴县人。师从夏文焘、李锐,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维城得闻经师绪论,认为《论语》为何晏所乱,晏学无师法;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集诸儒之大成;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然其注

  • 老子道德经

    ①见《老子》。②见河上公《老子注》。

  • 仲志

    五卷。明刘天和(生卒不详)撰。刘天和,字养和,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县)人。明正德年间(150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提督团营,谥庄襄。多次率兵抗击外敌,曾总理河道,治理黄河,著有《问水集》等。刘天和任河

  • 熊南沙文集

    八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熊过,字叔仁,四川富顺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熊过与陈束等有“嘉靖八才子”之称。著有《周易象旨决录》、《春秋明志录》。是集乃隆庆戊辰(1568),其门

  • 绿杉野屋集

    四卷。清徐以泰(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徐以泰字陶尊,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1757)官阳曲县知县。徐以泰工诗。其诗皆早年所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该书《四

  • 安素轩石刻

    二十卷。清鲍漱芳(生卒年不详)辑。鲍漱芳,字席芬,生平籍贯不详。此石刻共收自唐迄明法书墨迹六十二种,其中唐八种、宋二十二种、元二十四种、明八种,皆依墨迹入石。每册皆以隶书“安素轩石刻”标目,下附“新安

  • 洪武京城图志

    一卷。佚名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礼部所修。明洪武时官书。此志分宫阙、城门、山川、坛庙、官署、学校、寺观、桥梁、街市、楼馆、仓库、厩牧、园圃十三类。为图六:京城山川、大祀坛、山川坛、庙宇、寺观,

  • 宋四六话

    十二卷。清彭元瑞(1731-1803)编。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与纪昀齐名,同为乾隆时名臣。著有《经进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