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刘长卿

刘长卿

【生卒】:714?—790?

【介绍】:

字文房,排行八。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州(今属安徽),长期居住洛阳(今属河南)。至德间进士及第,授长洲(今江苏吴江)尉,摄海盐(今属浙江)令。乾元元年(758)以事贬南巴(今广东电白东)尉。广德间,官殿中侍御史。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犯赃,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后迁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晚年流寓江淮间,约贞元六年(790)前后卒。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为中唐前期著名诗人,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他作诗众体皆工,尤擅五言,自许为“五言长城”。诗歌内容比较广泛风格工秀邃密而又委婉多讽。卢文弨谓其“含情悱恻,吐辞委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刘随州文集题辞》)现存诗500余首。有《刘随州文集》行世。

【生卒】:?—约790

【介绍】:

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早年久居洛阳(今属河南),故自称洛阳人。排行八。生年一说神龙二年(706)或景龙三年(709),卒年一说建中元年(780)或贞元元年(785),误。开元二十一年(733)、天宝五年(746)前后累举进士不第。一说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误。安史乱起,避地吴中。至德二载(757),补授长洲尉。同年遭谤入狱,遇赦。乾元元年(758)摄海盐令。二年(759)谪南巴尉,重推后改量移再赴南巴。在吴中时,与李翰张继皇甫冉独孤及等有交往酬和。上元元年(760)由南巴北归(一说该年始贬南巴,途中曾赠诗李白,误),从军于宣歙观察使幕,兵败滞留江南。永泰元年(765)前后在扬州。大历二年(767)重入长安,参与钱起李嘉祐等与宰相元载等的唱和游宴。后漂泊湖湘,访元结于容州。五年(770)返吴中。闲居义兴。七年(772)以监察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转运留后。八年(773)移使鄂州。加殿中侍御史。十年(775)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贬睦州司马。与严维秦系灵澈等吴越诗人交往酬和甚密。建中元年(780)至三年(782)官随州刺史。罢官后流寓洪州、苏州、扬州等地,与韦应物梁肃等过从唱酬。约于贞元六年(790)卒,世称刘随州。为人刚而犯上,有吏干。上元、宝应中已有诗名,大历中为诗坛“巨擘”。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成就高于三人。论诗推崇“风骚”和“建安作”,自许为“五言长城”。其诗题材广泛,诸凡感遇书情、羁旅行役,边塞从军、怀古咏物,写景纪游、酬赠寄送,皆有涉及。诗中往往流露漂泊无成、横遭贬谪的哀愤,同时表现对社会动乱的忧伤、民生疾苦的关怀、酷吏天命的指斥,及从军报国、积极用世的热情或消极避世的思想。也有某些纯属应酬,叹老悲秋,甚至吹捧骄横藩镇的平庸之作。所作各体兼工,五言最多,五七律尤佳。以工秀细淡、富有情韵为主要特色。对中晚唐诗人影响较大。清卢文弨谓:“随州诗虽不及浣花翁(杜甫)之博大精深,然其含情悱恻,吐辞委宛,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刘随州文集题辞》)贺裳谓:“刘有古调,有新声。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律,始收敛气力,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载酒园诗话又编》)代表作《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送李中丞之襄州》、《从军六首》、《长沙过贾谊宅》、《听弹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都是传世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长卿集》十卷。传世有《刘随州文集》十卷等。《全唐诗》存诗五卷,其中误收李穆等人诗。《全唐诗补编》重录一首。《全唐文》存文十二篇。为刘集编年校注者有储仲君、杨世明二种。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参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刘长卿事迹考辨》、乔长阜《刘长卿生平考辨》。

猜你喜欢

  • 面会

    相会,相见。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不畏心期阻,惟愁面会赊。”

  • 宗严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置于五代间。有《宗严集》一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 朱浔

    【介绍】:五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吴时人。以文章名家。《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昌吴启霸集》三十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 谷永

    字子云。西汉长安人。博学经书,尤善今文《易》。善言灾异以论朝政得失,曾触怒成帝几被下狱。其直言进谏的同时,又巧妙为辞,阿附权贵。见《汉书·谷永传》。韩栩《别氾水县尉》:“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 马头觅角

    见“马生角”。

  • 看来

    表示经观察之后作出判断。项斯《苍梧云气》:“亦有思归客,看来尽白头。”

  • 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

    【介绍】:唐求《舟行夜泊夔州》诗句。上句写夜深静寂更衬月光明朗,下句述水寺钟声更衬秋夜之寒。诗写夜泊夔州秋景,表达了漂泊孤苦的感受。

  • 覆车

    翻车。喻失败的教训。语本《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王贞白《洛阳道》:“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

  • 浊泾清渭

    古人以为泾水浊,渭水清,故以“浊泾清渭”比喻是非善恶分明。杜甫《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 任蕃

    【介绍】:见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