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图
见“雍穆长公主”(2383页)。
见“雍穆长公主”(2383页)。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
水族民歌。有大歌、小歌之分。大歌又称酒歌,一般在大的宴席上唱诵,可以边唱边说,讲述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山川、植物,类似注解。可独唱或对唱。由二首、四首、六首偶数组成。一般以唱为主,说白仅在开头说一次,并
见“马可古儿吉思”(185页)。
西夏仁宗时帝师。师号贤觉,任讲经律论、功德司正、褊袒都大提点,受俱足封号。曾与仁宗同署名译勘《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经。或为吐蕃僧人。是目前所知中国第一位帝师。
一个男子娶一个以上女子为妻组成的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制,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典型的家庭形态,并长期残存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此类家庭常与一妻多夫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存,非普遍通行的形式。最初出现于母系氏族
藏语音译。意为“食肉赤面者”。藏史对古代藏族先民的称谓。反映了藏族古代先民原始生活的情况。唐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赭面国”。唐代吐蕃人习以赭色饰面,故称。此俗并影响到唐代宫庭皇族仕女的装扮。详参“赭面国”
见“也鲁河卫”(143页)。
见“阇那崛多”(2105页)。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布里雅特。分布于今贝加尔湖周围。与秃麻、火里等部错杂而居。以狩猎为业,兼事游牧。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一说二年,1207),为成吉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