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番兵

番兵

藏军俗称。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辖藏族土兵。初按种“马岗地”(意为军差地)派兵,兵民不分。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仿八旗军制建常备军。额定3000名,分驻前、后藏各1000,江孜、定日各500,由达赖喇嘛发执照,免其家乌拉差役,革退,执照缴回。原设代本5名,前后藏各驻2人,1名驻定日,后增1名,驻江孜,各管兵500,督率教演。前藏归游击,后藏及江孜、定日归都司统辖、训练。大小番目分级逐层管束番兵。凡番兵造册二份,分存驻藏大臣衙门和噶厦公所。每人每年军饷为表稞2石5斗,有调遣、征兵,每日由商上各给糌粑1斤,江孜、定日设汛,分别由守备、把总、外委各1名带兵数十名驻扎。驻藏大臣巡查时,校阅优劣,分别赏罚,番兵由察木多、拉里、后藏抽拨。凡挑取兵丁,皆令薙发,鸟枪兵穿红褐背心,弓箭兵穿白褐背心,刀矛兵穿红边白褐背心,前后各书番字。道光二十七年(1847),存鸟枪、刀矛兵,余裁撤。所需器械由抄没沙玛尔巴产内及前后藏大小寺院内收存之器支给。按期操演,凡技艺出众者,可拨补定本官员,乃至按次升至代本,帝国主义侵害西藏后,番兵被亲英势力者所控制,逐渐扩充逾制。

猜你喜欢

  • 姑师

    西域古国名。《史记·大宛列传》:“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今罗布泊)”。《汉书·西域传》:汉宣帝时,卫司马郑吉破姑师,分其地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及山北六国(《汉书西域传补注》:此六国为且弥东、西国,卑陆

  • 狼台吉

    1523—?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拜桑固尔(朗)台吉、巴雅斯呼朗诺颜,汉文史籍简译作狼台吉。孛儿只斤氏。※吉囊次子,※吉能弟。领扣克特锡包沁和乌喇特图伯特两部,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始祖

  • 睿陵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天辅七年(1123)八月戊申,阿骨打死,同年九月乙卯,葬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宫城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天会十三年(1135)二月辛酉,改葬和陵,位于上京之南的安出虎

  • 亚谿

    藏语音译。意为“父家庄园”。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家族占有的庄园名。清政府对达赖喇嘛班禅直系亲属,例赐爵位和庄园。 自雍正七年(1729),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索诺木达尔扎为“辅国公”,赐予庄园始,

  • 段素隆

    ?—1041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八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素英孙,※段素廉侄。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一作天禧五年,1021),段素廉卒,因廉子已先卒(一说廉子阿统先已被废),廉孙段素真尚幼,遂即王位

  • 屈瑕

    ?—前699春秋时楚国王室、将领。与楚同姓,《史记·屈原传正义》:“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曾任楚国※莫敖(官名,位次于令尹)。楚武王四十年(前701),战败郧国(今湖北郧城),并与

  • 右地代

    见“赫连右地代”(2423页)。

  • 大司农司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

  • 吐蕃崇佛赞普人名表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849号卷子。该卷主要记述印度及吐蕃崇佛诸王及大德人名。其中有6行记载崇佛之吐蕃赞普人名,内容是:吐蕃圣神赞普具三缘者: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赞普日巴

  • 吴惟华

    ?—1668清初大臣。蒙古族。明朝吴允诚后裔。顺治元年(1644),投清,自称应袭恭顺侯。时江南未平,粮道阻绝,他从明总兵朱国弼驻淮阳,统理漕务,遂请睿亲王多尔衮作书遣使招降之,继招抚代州、繁峙、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