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松

甘松

①地名。古为吐谷浑地,在今甘肃迭部县一带。西晋永嘉(307—313)末,鲜卑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自辽东西徙于枹罕及甘松,其子孙世据此地。十六国时,前凉置甘松护军,西秦置甘松郡,故治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南。北魏置甘松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置芳州,以其地多甘松芳草为名;治所在封德(今甘肃迭部县东南)。 ②山岭名。又名松叶岭、松子岭,以其地多产甘松得名。在四川松潘县境,在今县治西南15里(一说300里)。古时谓江水发源地。唐开元十九年(731),吐蕃请交马于赤岭并互市于甘松岭。明之松潘卫、清之松潘厅、今之松潘县皆因此山而得名。

猜你喜欢

  • 刹勤明慧海

    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大师。藏族。原为扎什伦布寺格鲁派僧人,后转修萨迦派教法,集各派之大成,创立刹勤派。三世和五世达赖喇嘛都曾学过刹勤派之教法。刹勤派的十三种金法及四面摩诃哥罗法等曾在格鲁派中盛

  • 北魏太宗

    见“拓跋嗣”(1358页)。

  • 段光

    ?—1344元代云南大理第九代总管。亦称信苴光。白族。大理人。※段隆子(一作※段义子)。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一作元统元年,1333)继任大理总管。同年,吐蕃兵攻入云南,遂率大理军败之于河尾关(今

  • 纳忽里

    元末哈密镇将。亦作忽纳失里、纳忽失里、兀纳失里。蒙古贵族。初封威武王,后改肃王,又称哈梅里(哈密)王。明洪武十三年(1380),闻明都督濮英练兵西凉,欲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惧遂遣使至明廷贡马。翌年

  • 大过年

    普米族春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云南宁蒗在十二月初八,因其以该月初七为岁首。而兰坪和维西则在正月初一。一般为期三至四天,有时长达半月。除夕之日,各家除团聚吃年饭外,要在院内、大门外栽插青松,以示四季长青

  • 尼庞古钞兀

    金将领。曷速(苏)馆路(治今辽宁辽阳市西南)人。女真族。尼庞古氏。初为大㚖元帅府通事。以宋将韩世忠军围邳州,奉命率轻骑救援。作战勇敢,善伺敌虚实,屡捷。加忠显校尉。为蕃部秃里。以功授广阳

  • 直哇阿路

    青海玉树第一代囊谦王。藏族。宋淳熙二年(1175),与康区巴绒噶举派僧人勒巴尕布投南宋,往四川黎州(今汉源),请官府颁发管领土地及建佛教寺院的文册,久之,遂为囊谦部落土官。他返回囊谦后,在今香达镇建巴

  • 绥远通志稿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民国十九年(1930),李培基任省政府主席,成立《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严肃,主要纂修荣祥,总纂李泰棻。有20余人参加编纂,搜集大批史籍和方志书,并进行了采访,一年多

  • 布固江军民万户府

    即“孛苦江军民万户府”。“固”,一作“呼”(992页)。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