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1834—1908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满族。叶赫那拉氏。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元年(1851),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六年(1856),生子载淳(即同治帝)。封为懿贵妃,自是地位扶摇直上,开始参预政事。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故,载淳即位,被尊为慈禧太后。在英、法、美、俄的支持下,暗中与奕訢共谋,夺取最高统治权,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捕杀辅政大臣载垣、端华和肃顺等。任命奕訢为议政王,实行垂帘听政。纳奕訢“借洋兵助剿”之策,与英法美侵略者相勾结,利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地主武装力量湘军、淮军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围剿捻军和回族、彝族、苗族人民起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帝病故。又立年幼的乃侄载湉为帝(即光绪帝),再行听政,独揽朝纲,使光绪帝成为傀儡。在国力日衰的形势下,仍骄奢极欲,挥霍无度。任纵其宠爱的太监李莲英和安得海等招权纳贿、搜刮民财。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办近代官办军事工业和辅助民用工业,开展洋务派活动,购买外国军火,建立北洋舰队,训练海陆军,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在中法、中日战争中,屈辱投降、卖国求荣,先后决定与侵略者签订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颁诏,发动戊戌变法。她纠聚封建顽固派阻挠变法,发动政变,宣布“亲政”,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政令,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残酷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一再“电旨”通缉孙中山。先后杀害邹容、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二十六年(1900),为发泄对外国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愤,一度利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义和团对外宣战,以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带领光绪帝及亲信、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二十七年,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此后,又以“实行新政”、“准备立宪”欺骗舆论,加强训练新军,继续镇压革命。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死,又立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其为“太皇太后”。旋病卒。

猜你喜欢

  • 毛老代汗

    鄂伦春族传说中的英雄。亦作“毛考台汗”或“毛考太汗”。氏族首领。所在氏族通说为柯尔特依尔氏族(亦作“卡拉塔基尔”氏族),或说为魏拉依尔氏族。传说他与※特格人结怨成仇,在特格人抢走其美丽的妻子后,他机智

  • 雍宁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14—1118年,凡5年。

  • 热振事件

    五世热振活佛土登坚白益西丹巴坚赞于1934年任摄政后,对亲英势力和英国进行斗争,并加强与中央政府联系,国民政府授以“辅国宏化禅师”封号,为此遭亲英势力中伤诽谤,被迫于1940年“辞职”。热振在静修期间

  • 强平

    ?—356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氐豪。天王苻健皇后强氏之弟。前秦皇始元年(351),受苻健封为太傅。寿光元年(355),外甥苻生即位,为左光禄大夫。史称其“清素刚严,骨鲠贞亮”。次年四月,长安(今陕西西

  • 船桥

    契丹人对临时搭连的桥梁的称呼。即浮桥。以船、筏排列连接而成,随用随设。《辽史·圣宗纪》载:统和三年(985)“驻跸土河,以暴涨,命造船桥,明日乘步辇出听政。”

  • 豆卢毓

    577—604隋朝官员。字道生。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隋楚国公豆卢绩子。开皇十七年(597),汉王杨谅出镇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其以妃兄任王府主簿

  • 铁羊

    解放前新疆蒙古族封建主剥削牧民的一种形式。其制:贫苦牧民租借牧主或喇嘛庙一定量的牲畜,自后,不管牲畜是否有病死或意外损失,每年都要向牧主或喇嘛交付一定量的羔畜和畜产品。若原租牲畜死亡或丢失,则承租人必

  • 和都

    见“忽秃”(1485页)。

  • 二十二史札记

    书名。清赵翼(1727-1814)撰。36卷,附补遗1卷。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作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广西镇安知府,贵西兵

  • 白玛结布

    清代后藏贵族。藏族。郡王※颇罗鼐之父。幼善骑射,读书习字。从政后执法公正,任政府孜康,办理协噶尔宗财政。后任藏军官。康熙二十年(1681),西藏与拉达克战争期间,奉命从拉萨率援军抵阿里,协助蒙古汗王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