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渡口
内蒙古包头地区黄河渡口之一。清同治十三年(1874)开辟。同治以前,由于土默特右旗境内(即今包头地区)过往客商、货物原利赖毛岱渡口(时称官渡)渡河,后因黄河改道,毛岱渡口脱离河道岸口,遂由土默特总公署报经理藩部批准,移至包头南海子黄河岸口过渡。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南海子泊船岸口被河水淘刷坍塌,又迁到包头城南王大河营子黄河岸口过渡,置专人稽查违禁货物及征收厘税。1926年为加强管理,设南海子官渡巡查事务所以司其事。1937年日军占领包头后停渡。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
内蒙古包头地区黄河渡口之一。清同治十三年(1874)开辟。同治以前,由于土默特右旗境内(即今包头地区)过往客商、货物原利赖毛岱渡口(时称官渡)渡河,后因黄河改道,毛岱渡口脱离河道岸口,遂由土默特总公署报经理藩部批准,移至包头南海子黄河岸口过渡。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南海子泊船岸口被河水淘刷坍塌,又迁到包头城南王大河营子黄河岸口过渡,置专人稽查违禁货物及征收厘税。1926年为加强管理,设南海子官渡巡查事务所以司其事。1937年日军占领包头后停渡。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
1255—1304元朝官员。又作哈珊。畏兀儿人。隆兴府达鲁花赤※八丹第四子。通畏兀儿文,善骑射。初事太子真金于东宫。任怯里马赤(通事、译员)。至元二十年(1283),以奉训大夫授詹事院判官。二十四年(
云南元阳哈尼族间一种互称。参见“哈尼族”(1633页)。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为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按地形,有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宁夏青铜峡到内蒙古喇嘛湾之间的黄河两岸,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3部
即“卓其笃”(1382页)。
即“蜀李书”(2360页)。
金朝大臣。字子真。清代文献作张元素。渤海族遗裔,先世在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辽节度使张匡子。以荫得官。初附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反辽,金将斡鲁军至,出降,授世袭猛安。金太安(1
金代苛捐杂税名目。《金史·食货志》:“官田曰租,私田曰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镪多寡,征钱曰物力”。上自公卿大夫,下至民庶,皆征之,无苟免者。近臣出使外国,以其受有
即“挞林”(1619页)。
见“叶克书”(539页)。
后秦高祖文恒帝姚兴年号。394—399年,凡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