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典

六典

① 周朝六种治国法典合称。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属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六官分掌。《周礼·天官·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②殷朝六大分掌之法的合称。《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郑玄注:“典,法也。此盖殷时制也。”③隋朝内官合称。隋置六尚,分管六典: 典琮、典赞、典栉、典器、典执、典会,各三人,视流外二品。分掌琮玺器玩、导引朝见、中栉膏沐、樽彝器皿、扇伞灯烛、财帛出入。炀帝演为“二十四典”。


宫中女官,隋置,即典琮、典赞、典栉、典器、典执、典会。见《隋书·后妃传序》,参看“六司”条。

猜你喜欢

  • 司染丞

    官名。北齐太府寺司染署次官。隋朝沿置,四员,正九品。炀帝大业三年 (607)与司织丞合并为织染丞。

  • 飙胜将军

    见“十飙将军”。

  • 札兰额真

    即“甲喇额真”。

  • 剌马儿刚等处招讨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剌马儿刚(今四川甘孜南)军民政务,又称剌马刚招讨司。置达鲁花赤、招讨使、经历各一员。

  • 晋阳宫教博士

    宦官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晋阳宫署。从九品上,员二人。

  • 常务次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政务次长”。

  • 学部尚书

    官名。为学部的长官,见“学部”。

  • 待补法

    南宋太学招补新生的一项规定。孝宗淳熙四年(1177),太学行混补法,以考生太多,遂改待补法加以限制。后每遇科举年分,诸州未解发者百人取三,选解试时有两场或一场试卷文理优长者,于本州备案,待太学补试,出

  • 判虞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虞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屯田曹郎中

    官名。北齐祠部尚书所属有屯田曹,“掌籍田、诸州屯田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