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仆射

仆射

官名。① 下级武官。战国秦置,位在屯长之下。《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杂抄》:“徒食,敦 (屯)长、仆射弗告,赀戍一岁。”《孙子·作战》曹操注:“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汉晋南北朝有中黄门冗从仆射、冗从仆射、太子冗从仆射等侍卫武官。② 秦、汉置为侍中、谒者、博士、郎等诸官之长。依其职事为称,如谒者之长称谒者仆射,侍中之长称侍中仆射等,因古时重武臣,以善射者掌事,故名。③ 东汉至宋为 “尚书仆射”之省称。④ 太平天国东、西、北、冀王殿属下官。1851年,永安 (今广西蒙山) 建制始设。分置左、右,掌服食起居。东、西王殿各设三十二人,职同检点; 北、冀王殿各设十六人,职同指挥。


1、官名,战国时秦置,为低级武官,位在屯长下。《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徒食,敦(屯)长仆射弗告,赀戍一年。”“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见《孙子兵法·作战·曹操注》。

2、官名,秦始置,汉因之,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之。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以善射者掌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仆射之号。成帝建始元年初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主封门,掌授廪假钱谷。后汉尚书仆射一人署尚书事,令不在,则奏下众事,印授与令同。献帝建安四年,以执金吾荣邵为左仆射,卫臻为右仆射。仆射分左右,盖自此始。魏晋沿置,晋江左后有时置,有时不置,有时只置一仆射,称尚书仆射,有时两置,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则左仆射主令事,若左右并缺,则置尚书仆射主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南朝宋仆射职为执法,又与尚书分领诸曹,兼掌弹举。齐仆射分左右,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右仆射领祠部仪曹。梁陈亦然。北齐仆射掌执法,左右皆与令同,左纠弹而右不纠弹。隋开皇三年,诏左右仆射从二品,左掌判吏部、礼部、兵部三尚书,御史纠不当者兼纠弹之,右掌判都官、度支、工部三尚书,又知用度。唐代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参加机务”者为宰相,不加者不为宰相。宋沿唐制,宋以后废。《宋史·职官一》:“左仆射、右仆射,掌佐天子议大政,贰令之职,与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之任。大祭祀则掌百官之誓戒,视滌濯告洁,赞玉印爵玷之事。自官制行,不置侍中、中书令,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侍中、中书令职事……南渡后,置左右丞相,省仆射不置。”参看《通典·职官四·仆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

3、官名,太平天国置。太平天国建制时,东王、西王、北王、冀王殿皆置,分左右,掌服食起居。后东王、西王殿各置三十二人,职同检点;北王、翼王殿各置十六人,职同指挥。

猜你喜欢

  • 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代北大王院、南大王院均设都部署司,分别掌管北院和南院部族军民事务。北面宫官中,有契丹行宫都部署司,掌行在行军诸政令;行宫诸都部署司,掌行在诸宫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一》。

  • 光省钱

    唐五代带三省官衔兼官者给三省所纳之资。晚唐五代藩镇及使府参佐、州县官员带中书、门下、尚书省检校官,皆需纳钱,检校太师、太尉纳钱四十千,检校太傅、太保三十千,检校司徒、司空二十千。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

  • 朝吏

    即郡吏。《三国志集解·钟离牧传》“(钟离)牧问朝吏”条引胡三省注:“朝,郡朝也”。参见“郡朝”。即郡吏。郡府也称郡朝。《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边境见侵,何以御之?”参看“朝

  • 尚沐奉御、副奉御

    官名。元置。掌皇帝沐浴之事。属侍正府,参见该条。

  • 争臣

    天子左右直言谏诤的大臣。《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 麽忽

    官名。金朝乣军官员,“详稳”的副职。

  • 宫观官

    官名统称。即宋朝神祠官。真宗时始置。在京宫观,以宰相、执政充使,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及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管勾、勾当、主管等名目。皆食其禄,为佚老优贤之职。神宗

  • 中军尉

    官名。又称“元尉”。春秋时晋国置,晋军设军尉,主管派遣为将佐驾御车马的军吏,及训练士卒。中军尉为中军所设的军尉,大夫爵。《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

  • 叙官局副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局务,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

  • 旗务使司

    官署名。清末奉天省所属办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奉天省旗民事务。置旗务使一人,下设佥事、科员等协助办事。宣统元年(1909)裁。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设于奉天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