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都头箐

都头箐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十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30彭水县: 都头箐,“《县志》: 与酉阳、湖北接界。危峰耸峙,高与云齐。路达其顶,两旁崖溜涓滴,盛暑不干,行人彳彳其中,时虞倾跌”。


猜你喜欢

  • 酒场垭镇

    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酒林乡。清同治 《涪州志》 卷1: 长滩里有 “酒场垭场”。

  • 阆英县

    唐天宝九年 (750) 置,属通川郡。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一说在今达川市北。《寰宇记》卷137石鼓县: 废阆英县 “以县南五里阆英山为名”。乾元元年 (758) 属通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废

  • 蛮水

    又名鄢水、夷水。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资治通鉴》: 唐建中二年(781),“ (梁) 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城逆战于蛮水,(李)

  • 黄泥洼堡

    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黄泥洼镇。明 《辽东志》 卷3: 长安堡下有 “黄泥洼台大墩”。即此。

  • 半坝岭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镇雄兵陇澄“遣部将刘岳、王嘉猷攻拔苦竹关及半坝岭”,即此。古山名。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

  • 晋熙郡

    ①东晋隆安二年 (398) 置,属梁州。治所在晋熙县 (今四川绵竹县)。南朝宋属益州。南齐永元初废。梁复置,属潼州。北周移治阳泉县 (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辖境相当今四川绵竹县及德阳市西部地。隋开

  • 淮南路

    北宋初置,治所在楚州 (今江苏淮安市)。太平兴国元年 (976) 析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997) 复合为淮南路。治平中移治扬州 (今扬州市)。辖境南至长江,东至海,西至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等县,北逾

  • 辛市镇

    即新市镇。今陕西渭南市北辛市镇。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市,人口 4930。宋置新市镇,元改今名。1949年设辛市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

  • 牟山

    ①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牟山“土阜无石, 一望坦夷,土脉深厚,居人多占为田,谓之牟山村”。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五里。《水经·汶水注》:“(安丘)城对牟山。”《元和志》卷

  • 平丘山

    在今河北丘县东。《方舆纪要》卷34丘县:平丘山“在县治东。小丘也, 县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