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改沘源县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以唐河为名。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南部,北与湖北省毗邻。属南阳市。面积2512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后汉书·南蛮传》 注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昔廪君浮夷水,射盐神于阳石之 上。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 北周置亭州。取此山以为名。
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旧属洧川县。《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在洧川县西南十里。一名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 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古山名。又称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后属思南府。清废。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客卿竈攻齐,取刚、寿”。此即寿邑。《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古邑
亦名金溪究。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 交阯女子徵侧、徵贰反,马援率军讨伐,建武十八年 (42) 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徵侧等至禁谿,数败之,贼遂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方舆纪要》卷102英德县: 虎尾径营 “在县北五十里。清远西山瑶出没道每经此。旧有戍兵,后并于跌牛石营,仍调兵驻守”。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上夹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图:西北有上夹河。民国《兴京县志》卷1:上夹河“距城一百里”。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267.4平方千米。人口1.8万。
春秋宋邑。即今江苏徐州市。《春秋》: 成公十八年 (前573),“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史记·韩世家》: 文侯二年 (前385),“伐宋,到彭城执宋君”。皆此。秦置县。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江苏省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