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日受奉

计日受奉

后汉书.羊陟传》: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拜侍御史,再迁冀州刺史。“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

东汉人羊陟,为官清正廉洁,任河南尹时,他按照实际工作日计日领受俸银,不贪一点便宜。后用为咏廉吏之典。

唐.崔峒《题桐庐李明府官舍》诗:“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猜你喜欢

  • 散发

    披发,比喻抛冠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东归,(王)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中丞刘休与亲知书曰:‘虞公散发海隅,同古人之美,而

  • 秦皇鞭石

    同“秦王鞭石”。宋孔武仲《龟石》诗:“秦皇鞭石移四海,怒视不能移咫尺。”

  • 越乡叹

    同“越乡忧”。明张居正《柬李鹑野》诗:“已怆世虑婴,兼之越乡叹。非君慰寂寥,幽思何由见?”

  • 柴桑门

    源见“柴桑”。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泛指故里的家门。明李东阳《闻方石先生得遗腹孙》诗:“故人丧爱子,弃官归故园。空怀向平念,谁候柴桑门。

  • 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彼所重王剧、王勔、苏味道者,一以钩党取族,一以模棱贬窜,区区相位,何益人毛发事,千古肉食不识丁,人举为谈柄,良可笑也。”【词语不识丁】   汉语大词典:不识

  • 猪肝累安邑

    同“猪肝多累”。清李渔《谢蟹歌为归安令君何紫雯作》:“德惭闵仲叔,猪肝累安邑。”

  • 白堕醪

    同“白堕酒”。清吴嘉纪《题毕吏部醉眠图赠方恂如》诗:“只恐比舍酿,不如白堕醪。”

  • 守道安贫

    道:道德。坚守道德规范,安于贫困状况。为旧时对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的赞誉。亦称“安贫乐道”。出自《旧唐书》作者对李怀远的评价。李怀远(?-706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邢台)人。他早年孤贫好学,有同宗之

  • 池鱼幕燕

    源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燕巢于幕”。比喻因其处境而极易受灾害的人。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并列 比喻处境危险非常容易遭殃的人

  • 陆贾分金

    指陆贾将积存之储蓄分给儿子们作生产资金。后以此典比喻行囊、积蓄等;或表示安置家业。汉惠帝刘盈时,吕太后独揽大权,想要封吕家诸子弟为王,顾忌大臣中有人出面说话反对。陆贾自己考虑不能争辩,于是称病辞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