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锦昼还

衣锦昼还

同“衣锦还乡”。唐宋之问《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水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猜你喜欢

  • 丰钟

    同“丰山钟”。宋 游僩《金精山歌》:“西方七宿欃枪荧,长沙地远丰钟鸣。”《宣和遗事》前集:“霜降而丰钟鸣,雨至而柱础润,以类召类,此理之所必至也。”【词语丰钟】   汉语大词典:丰钟

  • 生三之气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后因以“生三之气”指天地阴阳。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寰瀛。”

  • 题凤侣

    源见“吕安题凤”。指来访的友人。明李梦阳《逢郏王子》诗:“岂如题凤侣?疑是好鹅宾。”

  • 骑鲸李

    同“骑鲸客”。宋苏轼《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词语骑鲸李】   汉语大词典:骑鲸李

  • 举隅

    源见“举一反三”。谓举一端为例。意在使人触类旁通。唐杜甫《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词语举隅】   汉语大词典:举隅

  • 虎而冠

    老虎穿戴人的衣冠,比喻凶残的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大臣议欲立齐王,而琅琊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词语虎而冠】  成语:虎而冠汉语大词典:虎而冠

  • 叶落知秋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从局部的、细小的迹象,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

  • 戴鳌

    同“戴山鳌”。清 丘逢甲《春尽夜次韵寄答实甫》之二:“戴鳌已叹沉三岛,嬉凤安能陋九夷?”【词语戴鳌】   汉语大词典:戴鳌

  • 驱疟杜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甫》:“有病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杜曰:‘更诵吾诗云:子章髑髅(髑髅,音dú lóu,即骷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其人诵之,果愈。”相传唐

  • 五云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皋下”:“(韦陟)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尝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陟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