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

尚书大传》卷三:“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馀,何如?’”《韩诗外传》、《说苑》亦记其事,有记为周公旦语。后因以“爱屋及乌”谓爱其人兼爱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孔丛子.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釐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明许自昌《水浒记.投胶》:“他们都是你舅舅的相识,你何无爱屋及乌情?”


连动 比喻爱某个人而连及他有关的人或物。语本《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高和《越轨诉讼》:“我看你们俩是真好,尤其是雅兰,对你真心真意,一心扑在你身上,~,连我都沾光了,你可不能让人家姑娘伤感情。”△描写人际关系之语。也作“推爱屋乌”、“屋乌推爱”、“屋乌之爱”。


【典源】《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太公六韬》曰:“武王登夏后,以临殷民,周公旦曰:‘臣闻之,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余胥。’”《韩诗外传》卷三、《说苑·贵德》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周武王东征伐纣,纣王大败,自焚而死。武王认为天下尚未安定,心中惶惶不安,召见姜太公问道:“进入殷商之地以后,该怎么办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过,喜爱一个人就连他房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憎恶一个人就连他屋外的篱笆也会憎恶,以此来对待商朝的臣民,怎么样?”又有记为周公旦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喜爱某人而随之喜爱与其有关的事物; 也用以咏乌鸦。

【典形】 爱及屋乌、人好乌好、同瑞周王屋、屋上乌、誉乌、爱屋乌。

【示例】

〔爱及屋乌〕宋·苏轼《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人好乌好〕唐·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同瑞周王屋〕 南朝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永愿共栖曾氏冠,同瑞周王屋。”

〔屋上乌〕 宋·苏轼《次韵叶至远见赠》:“人皆劝我杯中物,我独怜君屋上乌。”

〔誉乌〕 宋·范成大《题请息斋六言》:“坐隅但忌占��, 屋上何烦誉乌?”


【词语爱屋及乌】  成语:爱屋及乌汉语词典:爱屋及乌

猜你喜欢

  • 杨妃捧砚

    参见:贵妃捧砚

  • 祖龙之虐

    源见“祖龙”、“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书坑儒。《聊斋志异.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偏正 祖龙,秦始皇。秦始皇

  • 芹宫

    源见“泮水”。学宫、学校的代称。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俊髦虽育芹宫,桃李未荣上苑。”【词语芹宫】   汉语大词典:芹宫

  • 世掌丝纶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世掌丝纶”。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述宾 丝纶

  • 慢陶潜

    《宋书.隐逸传.陶潜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晋文士陶潜因不愿束带见上司,厌烦送来迎往的礼节,解印而

  • 专车骨

    源见“后至之诛”。借指气魄宏大。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 杨犬吠缁

    参见:白往黑归

  • 鼠牙

    源见“雀角鼠牙”。比喻强暴势力。明屠隆《昙花记.檀施积功》:“罗敷遇千乘,提筐在桑间。鼠牙速我讼,都只为红颜。”【词语鼠牙】   汉语大词典:鼠牙

  • 望望然去之

    看了一眼就走开。 形容厌恶的情态。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聊斋志异.小梅》:“至座有良朋,车裘可共;迨宿莽既滋,妻子凌夷,则车中人望望然

  • 挽须

    唐.杜甫《北征》:“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挽须,拉扯胡须,写孩童天真之举。因用为天伦之乐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定拆号日喜而有作》:“挽须预想诸儿喜,倒指犹为五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