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卓长官

卓长官

后汉书.卓茂传》:卓茂为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迁茂为京都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东汉时,卓茂因任密县县令有政绩,且爱民善教,时人称其为“卓长官”。后以此典称美地方官员。

唐.汪遵《密县》:“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猜你喜欢

  • 临大节而不可夺

    大节:指生与死的考验。不可夺:意为不可夺其志。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师丹传》:“临大节而不可夺,可

  • 琳檄

    源见“檄医头疾”。陈琳写的讨曹操的檄文,借指出色的公文。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词:“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 曹吴笔意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园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赞誉人学习勤奋而虚心。语出《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宋史.沈伦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曰文。”也单引 ① 〔敏而好学

  • 雀捕螂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谗构蝇栖棘,吞图雀捕螂。”

  • 便便饱五经

    同“便便腹”。清宋琬《行路难》诗之二:“便便饱五经,岂若工三语。”

  • 覆水何救

    同“覆水难收”。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会合之难,如次组绣。翻然失去,覆水何救?”

  • 秋水鲈香

    同“秋风鲈脍”。清朱彝尊《迈陂塘.题查韬荒词集》词:“计秋水鲈香,归期未晚,同听豆花雨。”

  • 隋珠和璧

    源见“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泛指珍宝。亦喻英才。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见“随珠和璧”。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世珍重,眼前点毁终

  • 忘形交

    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见唐韩愈与孟郊之事迹。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因其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事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