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

原作“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后则比喻只要大家团结,力量就无比强大。

【出典】:

参见“众口铄金”条

【例句】: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同心共饮,洛阳酒可尽也。” 毛泽东诗词《西汉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见“众心成城”。万宏伟《百年嫂娘》:“多亏全城将士~,全城百姓密切配合,日军打了二天,没有结果,只得倒退十里,安营扎寨,准备再攻。”


【词语众志成城】  成语:众志成城汉语词典:众志成城

猜你喜欢

  • 赌墅东山

    源见“围棋赌墅”。指谢安大敌当前,指挥有方,在别墅下围棋,从容镇定。清王士禛《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之二十:“费公能办贼,严驾且围棋;赌墅东山者,风流自汝师。”

  • 华萼

    同“棠棣”。《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萼相光饰,嘤鸣悦同响。”吕延济注:“华萼,喻兄弟也。”【词语华萼】   汉语大词典:华萼

  • 一顷南山豆

    源见“南山种豆”。比喻归隐的田园生活。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 洛阳货畚

    《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须发皓然,踞胡床而坐,左右十许人,有

  • 兔死犬饥

    源见“烹狗藏弓”。比喻敌人消灭后功臣不受重用。明张居正《答两广张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书》:“乌尽弓藏,兔死犬饥,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亦未可尽以为然也。”并列 比喻功臣不被重用。明·张居正《答两广张凝斋

  • 金姥

    同“金母”。宋吴文英《宴清都.寿荣王夫人》词:“璇源媲凤,瑶池种玉,炼颜金姥。”

  • 不若一丁字

    源见“不识一丁”。形容读书识字之重要。清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之四:“武门两石弓,不若一丁字。”

  • 荆山之玉

    即和氏璧。《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

  • 其应如响

    《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谓反应迅速如回声之相应和。宋陈善《扪虱新话.辨孟子言悦乐鼓乐之异》:“王曰:‘寡人好世俗之乐。’孟子又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所谓其应如响

  • 雕龙手

    同“雕龙客”。唐黄滔《伤蒋校书德山》诗:“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