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云阳刑市

云阳刑市

指韩非出使秦国,被李斯、姚贾诬害,冤死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狱中。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在荀卿门下学习。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图强,未被采用。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以明己志。秦王政慕其名,致书韩王,强邀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国采用李斯之计谋,拘留韩非,韩非死在云阳。此典又作“云阳”、“云阳市”、“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鲜血”。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32页:“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

【例句】: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三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正义引《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亦愿负薪入鸿门,行上蔡曲街径,不可得也。”

【今译】 战国时,韩国的韩非与楚国的李斯同师于荀子。当韩非使秦时,李斯妒其才能,陷害他,使秦王将他拘留,韩被迫在云阳狱中自杀。李斯为秦王嬴政客卿,在辅佐秦王统一中国中功劳卓著,秦王称始皇帝后任丞相。始皇死后,赵高谗害李斯,李斯被捕入狱,最终在云阳受腰斩刑 (一说车裂)。云阳故城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

【典形】 赴云阳、闹市云阳、云阳、云阳市、云阳鲜血。

【示例】

〔赴云阳〕 元·武汉臣《生金阁》:“多不到半日时光,餐刀刃亲赴云阳。”

〔闹市云阳〕 元·宫天挺《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钉钉上,咱大家看一场。”

〔云阳〕 唐·曹邺《读李斯传》:“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云阳市〕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便是死无那葬身之地,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

〔云阳鲜血〕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浪早过眼。”


猜你喜欢

  • 生刍致祭

    《后汉书.徐稚传》:“林宗(郭泰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徐稚字)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后因以“生刍致

  • 悬梁

    《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汉)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又卷三六三引《汉书》(按:班固《汉书》不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燕子楼

    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徐州故尚书(张建封)有爱妓日盼盼,善歌舞,多风态。尚书既没,彭城有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燕子楼为唐时张建封所建,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又据宋

  • 死而后止

    见“死而后已”。《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何日以来。”【词语死而后止】  成语:死而后止汉语大词典:死而后止

  • 出地苍鹅

    源见“苍鹅出地”。喻外族入侵。清黄遵宪《天津纪乱》之六:“摩云飞白燕,出地叫苍鹅。”

  • 衣冠冢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后因用“衣冠冢”称只埋葬死者衣冠的坟墓。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宝慈观乃张真人炼丹飞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谓之衣冠冢。”【词语衣冠冢】   汉语

  • 社结庐山

    源见“莲社”。指晋高僧慧远在庐山倡结莲社的故事。宋吴潜《念奴娇.咏白莲用宝月韵》词:“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底事攒眉苦?”

  • 剪叶封弟兄

    同“桐叶之封”。唐白居易《答桐花》诗:“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

  • 蟠龙踞虎

    同“龙蟠虎踞”。柳亚子《追忆张秋石女士》诗之二:“剩粉馀香愁隔世,蟠龙踞虎落谁家?”见“虎踞龙盘”。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噎,望建业江山~之状,皆依约而得之。”【词语蟠龙踞虎】  成语:蟠龙踞

  • 手不应心

    犹力不从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见“力不从心”。《警世通言》卷32:“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