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石散

龙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朱砂(研飞)二两半,寒水石(烧通赤)二斤,生脑子(研)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嗌肿塞,疼痛妨闷。

用法用量每日五、七次用,夜卧掺贴妙。每用少许,掺贴患处,咽津。

小儿疮疹,毒气攻口齿,先用五福化毒丹扫后,仍再用此药掺贴,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洞天奥旨》卷十二: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伏龙肝不拘多少,滑石少许。

制法各为极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湮尻疮,湿热之气湮烂成疮,生于新生之儿,或在颐下项边,或在两肢窝内,或在两腿丫中。

用法用量掺在疮上,外用草纸革之。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龙骨赤石脂海螵蛸白芷、黄丹、血竭朱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敷患处。

功能主治痔落尽后收敛疮口。主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

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张氏家传》: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寒水石(烧1日)1斤,生脑子1钱,朱砂(飞)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膈壅热,咽喉肿塞疼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咽津。儿疮疹攻口齿,先用化毒丹,次用此药擦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张氏家传》

《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龙石散

药方名称龙石散

处方龙骨(煅过,去火毒)、香白芷、好黄丹、软石膏(煅过,去火毒)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收敛疮口。主痔疮。

用法用量干掺疮口上,又须候痔头焦落尽,以此药收敛疮口,更预先准备些好血竭末,或要止血,或要收敛疮口要用。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猜你喜欢

  • 荠苨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七:荠苨散药方名称荠苨散处方荠苨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蛊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粥饮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圣惠》卷三十八:荠苨散药方名称荠苨散处方荠苨2两,甘草3分(生

  • 紫草承气汤

    药方名称紫草承气汤处方厚朴60克大黄120克枳实30克紫草30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泄热解毒。治身热,脉数大,便秘而腹胀,属热毒壅遏者;及疮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不安者。用法用

  • 化龙丹

    《喉科种福》卷四:化龙丹药方名称化龙丹处方鲤鱼胆、伏龙肝。功能主治急喉痹,颈项肿痛,面赤口红,头痛身疼,气促痰鸣,牙关紧闭,语言不出,汤水不下。用法用量共和。涂咽外。摘录《喉科种福》卷四《回春》卷三:

  • 大黄醋煎丸

    药方名称大黄醋煎丸处方川大黄(末,极细者)4两,酽醋1升。制法上药同煎,熬至如稀面糊相似,和成剂,放在瓷器内。功能主治远年日近积病。用法用量如遇用药,秤1两,分作小块,男子温嚼送下,妇人墨醋汁送下。可

  • 白带散

    药方名称白带散处方于术16两,淮药16两,苍术6两,茯苓10两,猪苓6两,党参6两,杜仲8两,故纸6两,天雄8两,干姜6两,黄耆10两,柴胡10两,广皮4两,益智6两,薏米6两,甘草3两,白果3两。制

  • 泽黄英土汤

    药方名称泽黄英土汤处方泽兰15克,酒大黄12克,虎杖10克,土茯苓10克,板蓝根10克,蒲公英10克,茵陈10克,生甘草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湿热内蕴,致瘀血停于肝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千金保胎丸

    药方名称千金保胎丸处方当归(酒洗)60克川芎30克 熟地(姜汁炒)120克阿胶(蛤粉炒)60克艾叶(醋煮)砂仁(炒)15克 条芩(炒)60克 益母草60克杜仲(去粗皮,姜汁酒炒)120克白术(土炒)1

  • 马齿苋汁涂方

    药方名称马齿苋汁涂方别名马齿苋涂方处方马齿苋。功能主治口吻疮。用法用量马齿苋涂方(《普济方》卷二七四引《得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反魂丹

    药方名称反魂丹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

  • 趁鬼丹

    药方名称趁鬼丹处方信砒1钱,大豆7钱,雄黄半钱,轻粉半钱,荷叶半钱,甘草1寸。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无根水送下。注意忌热物。摘录《宣明论》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