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龙散

黑龙散

《卫生总微》卷七: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3分,竹茹1分,苏木1分,蝎梢21个,乌龙土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在表,服冷药寒伏于中,危困不得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煎至3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七

《玉案》卷六: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山木炭、黄连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汤火伤。

用法用量以生桐油调敷患处。

摘录《玉案》卷六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归尾、赤芍肉桂干姜、黑豆、蒲黄甘草、生地。

功能主治新产胞衣不下,及血晕不省人事,腹中刺痛,败血攻心,痞满神昏,或眼闭口噤,或语言狂妄、困顿垂死者。

用法用量加童便、酒各半盏煎。或加红花苏木香附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附子1枚半两(烧存性,用冷灰焙,去火毒)。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阴盛隔阳,身冷烦躁,脉细沉紧。

用法用量入腊茶1钱匕和匀,分作2服,每服用水1盏,蜜半匙,同煎至6分,放冷服。须臾躁止得睡,汗出为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博济》卷五: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穿山甲4两,虎头骨4两,洛粉3两(炒,带黄色为度),麝香1钱,龙脑1钱,丁香1两(新瓦焙,微见火气)。

制法上先用瓦罐子1个,投虎骨在罐子内,烧令烟起,次入穿山甲同烧,烟焰起为度,取出放冷,同前药杵罗令细。

功能主治补碎续筋。主伤折手脚,骨髓冲出。

用法用量用小黄米1大合,水2盏,煎成稠粥,续入药末1字、醋1小杓子,再煎,搅匀后,于损处先着手帕子1条,摊上面覆裹,勿令透气,再着纸裹3-5重,并油单都裹角,即1伏时1度换,依前法。如无黄米,即以糯米代之。

注意忌冷水、湿面,不得针灸。

摘录《博济》卷五

保婴撮要》卷十六: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半两(一云山枇杷根),川山甲6两(炒黄或炼存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骨折,刀箭虫伤成疮。

用法用量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3日,再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六

《接骨图说》:黑龙散

药方名称黑龙散

处方苦瓠霜(大者,瓣共霜)、盐梅(2味烧存性)。

功能主治坠马或高坠,腰脚肿痛。

用法用量清酒或火酒和,调折痛处。

摘录《接骨图说》

猜你喜欢

  • 达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达郁汤药方名称达郁汤处方升麻柴胡川芎香附白蒺藜桑白皮橘叶功能主治主肝郁。呕吐酸水,或阴痿不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四圣心源》卷四:达郁汤药方名称达郁汤处

  • 定眩汤

    药方名称定眩汤处方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平肝定眩,舒颈醒脑。主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

  • 蝉冠散

    药方名称蝉冠散别名蝉花散处方蝉头1对,青蒿蠹2个,荆芥穗3分,川芎3分,当归5分,白芷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偏正头风,不拘久暂。用法用量痛时服之。即效。摘录《医级》卷八

  • 青金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青金散药方名称青金散处方仙灵脾(取叶用)恶实(略炒)木通(锉)黄芩(去黑心)藁本(去土)晚蚕沙(炒)甘草(炙)各30克制法上药七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暴赤眼,隐涩疼痛,眵泪不止

  • 化乳汤

    药方名称化乳汤处方生绵耆4钱,炙绵耆4钱,当归4钱,川芎1钱,通草2钱,白芷5分,柴胡4分。功能主治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六

  • 仓公下气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仓公下气汤药方名称仓公下气汤处方归身、川芎、白芍、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厚朴、木香、香附、乌药、杜仲、腹皮、紫苏、前胡。功能主治妊娠腹中宿有风寒逆气,致令停饮,复重触冷发动,

  • 四六汤

    药方名称四六汤处方苍耳子120克苍术120克 薏仁120克茯苓120克 熟地120克 元参120克制法上各为末,蜜为丸。功能主治补肾健脾,散风去湿。治大麻风病。皮红生点,须眉尽落,遍体腐烂,臭气不可闻

  • 集灵方

    药方名称集灵方处方人参1斤,枸杞1斤,牛膝(酒蒸)1斤,天门冬(去心)1斤,麦门冬(去心)1斤,怀生地黄1斤,怀熟地黄1斤。功能主治补心肾,益气血,延年益寿。主虚弱。用法用量河水砂锅熬膏如法,加炼蜜。

  • 完璧散

    药方名称完璧散处方黄柏4两,黄连3两,黄葵花3两(焙),降真末1两,槟榔2两,芍药1两(以上共为末),木鳖子半两,海螵蛸3两(二味同研),龙骨1两(另研),密陀僧1两(研),血竭2两,麈香2钱(研),

  • 宽热饮

    药方名称宽热饮处方枳壳1两(去瓤,锉片,用巴豆15粒,作二边去壳膜心,同炒枳壳至微黄色,去巴豆片),大黄1两,粉草7钱半,元明粉2钱半。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在里,风痰壅满,气促昏闷;或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