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鹿附汤

鹿附汤

药方名称鹿附汤

处方鹿茸5钱,附子3钱,草果1钱,菟丝子3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寒湿,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

用法用量上用水5杯,煮取2杯,1日2次,滓再煮1杯服。

各家论述湿伏少阴,故以鹿茸补督脉之阳。督脉根于少阴,所谓八脉丽于肝肾也;督脉总督诸阳,此阳一升,则诸阳听令。附子补肾中真阳,通行十二经,佐之以菟丝,凭空行气而升发少阴,则身痛可休。独以一味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以醒脾阳,则地气上蒸天气之白苔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达下焦。以茯苓各谈渗,佐附子开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肿可愈矣。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猜你喜欢

  • 柴芍参苓散

    药方名称柴芍参苓散别名柴芍参苓饮处方柴胡5分,芍药5分,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5分,陈皮5分,当归5分,甘草3分,丹皮3分,山栀(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或呕吐泄泻。小儿肝

  • 五色兑金丸

    药方名称五色兑金丸处方白丑60克 干蟾皮9克 飞滑石30克 胡黄连六神曲陈胆星各15克 川黄连9克 黑丑 飞青黛大黄(上三味另研为衣)雄黄各60克 生石膏30克(上二味另研极细为衣)。制法各研细末,沸

  • 耳鸣丸

    药方名称耳鸣丸处方大黄8两,山茱萸(制)8两,茯苓8两,泽泻8两,黄连10两,龙胆草10两,黄柏10两,栀子(炒)10两,黄芩10两,当归10两,龟版(炙)10两,熟地10两,山药10两,五味子(炙)

  • 龙脑膏

    《圣惠》卷三十二:龙脑膏药方名称龙脑膏处方白龙脑1钱(细研),蕤仁1分(去赤皮),杏仁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制法上研如膏,同人乳汁调和令匀,瓷盒中盛。功能主治眼胎赤及生疮,怕见风日。用法用量每以铜

  • 回癫汤

    药方名称回癫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9钱,茯神5钱,山药3钱,薏仁5钱,肉桂1钱,附子1钱,半夏3钱。功能主治羊癫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菖阳汤

    药方名称菖阳汤处方石菖蒲、天麻、全蝎、僵蚕、附子(制)、羌活、人参、甘草(炙)、远志(去心)、荆芥、桔梗(炒)各等分。功能主治中恶,惊搐失声。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方加薄荷。摘录《诚书》卷十二

  • 救败散

    药方名称救败散处方当归5钱,麦冬5钱,人参5钱,白芍5钱,柴胡5分,甘草5分,北五味10粒,神曲3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5-6日,吐泻后又加大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防风散痧汤

    药方名称防风散痧汤别名金一、一号干象方处方防风、陈皮、细辛、金银花、荆芥、枳壳各等分。功能主治痧因子风者。用法用量金一(《痧书》卷下)、一号干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方中、金银花,《痧书》、

  • 归气救产汤

    药方名称归气救产汤处方人参3钱,熟地5钱,白芍2钱,茯苓1钱,山药5钱,白术5钱,柴胡3分,砂仁1粒。功能主治妇人产子之后,肝肾两虚,阴不能入阳,四肢浮肿,寒热往来,气喘咳嗽,胸膈不利,口吐酸水,两胁

  • 青木香散

    药方名称青木香散处方青木香60克附子30克 白灰30克 矾石15克制法上四物,合捣为粉。功能主治治腋臭。用法用量掺腋下。摘录《医心方》卷四引《范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