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鹤顶丹

鹤顶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麝香(研)二两半,朱砂(研飞)一百两,牙硝(枯研)一百二十五两,寒水石粉一百一十两,甘草(炒为末)三十五两。

炮制上合研匀,炼蜜搜和,每一两二钱作十圆。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壅痰实,咽膈不利,口干烦渴,睡卧不安,及中暑头痛,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大人温生姜水化下一圆。

如治中暑,入生龙脑少许,同研细,新水化下。小儿一圆分四服,更量大小加减。

又治小儿脏腑积热,心神不宁,夜卧狂叫,口舌生疮,用薄荷自然汁化下,并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明矾30克 猩红15克(黄丹亦可)

制法上药为末,每取1匙,入瓷器内熔化,乘热作丸,樱桃大。

功能主治治痰厥。因内虚受寒,痰气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晕倒,脉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白胶香1钱,木鳖子半两(净),黄丹2两半,朱砂1两,黄蜡1两,杏仁8钱,巴豆8钱,信砒3钱半,硇砂2钱半,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熔蜡为剂,入油20点,令软,油单裹,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小儿半丸,泄泻,冷水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杂,干姜甘草汤下。

注意忌进食一时辰,孕妇不可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女科指掌》卷一: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艾叶5两(醋煮),牡蛎(煅)3两,龙骨(煅)3两,当归2两,附子1两(炮),赤石脂3两(煅,研)。

制法醋糊为丸,石脂为衣。

功能主治调经。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乌梅汤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局方》卷十: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麝香(研)2两半,朱砂(研,飞)100两,牙消(枯研)125两,寒水石粉110两,甘草(炒,为末)3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1两2钱作10丸。

功能主治风壅痰实,咽膈不利,口干烦渴,睡卧不安;中暑头痛,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丸,以温生姜水化下。如治中暑,加生龙脑少许,同研细,以新水化下;小儿1丸分4次服,更量大小加减。小儿脏腑积热,心神不宁,夜卧狂叫,口舌生疮者,食后用薄荷自然汁化下。

摘录《局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别名二仙丹

处方白矾1两,真银朱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熨斗盛少炭火,坐小瓦盏在上,平抄矾、朱末1钱,入盏中熔化,急刮出就搓成丸。

功能主治结胸,痰症发热,或咽喉如拽锯及痰厥。

用法用量二仙丹(《外科传薪集》)。《医学入门》本方用法:上为末。每次一匕,入瓷器内熔化,乘热捻丸,如龙眼核大,薄荷煎汤化下。

各家论述白矾能化痰解毒,银朱水银硫黄炼成,专破积聚,故治结胸,胜陷胸、承气、泻心三药。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诚书》卷十: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半夏(制7次)21粒,杏仁(制7次)21粒,巴豆(制)21粒。

制法上为末,打成片,入干胭脂5分,乌梅水浸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伤食发热,腹胀便闭。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十

方出《直指》卷七,名见《金匮翼》卷二: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虢丹2两,白矾2两。

制法以钱王砖挖一火孔,先入虢丹,次入白矾,盖顶,用炭1斤,煅至火尽矾枯丹黑,出火毒,研细,煮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控痰开窍。主喘嗽,顽痰迷塞,关窍不通,声音不出。痰厥。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用沸汤泡生姜汁送下。诸顽痰迷塞,关窍不通,声音不出,以30丸研末,入全蝎少许,用自然姜汁澄取清者调灌,须臾吐痰即效。凡喘促胸膈澎湃,寸脉急数,须从权吐之,中满由实而喘者,与解毒雄黄丸。

摘录方出《直指》卷七,名见《金匮翼》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五: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寒水石(煅)2两,石膏2两,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甘草浓煎汁为丸,如芡实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积热,及暑月火盛心烦,并麻瘄热症,一切结热。

用法用量薄荷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乳香5钱,没药5钱,杏仁14个(去皮尖),巴豆25粒(去油),黄蜡1两,黄丹(飞)1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蜡溶化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7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甜消4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先掘地作坑子,揩净,入甜消在内一时辰,出火毒,取出加熟甘草末半两,麝香、生龙脑各1钱,硼砂2钱半,马牙消1两,丹砂1钱半共为细末,水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喉咽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小儿只作散,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鸡峰》卷七: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辰砂(打碎千百遍,入水不住手研7日可用,浸去黄脚,别以器中沥干)5两,青盐5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脚膝,补气,能令气下行,安五脏,填骨髓,补诸虚,去万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七

《鸡峰》卷四:鹤顶丹

药方名称鹤顶丹

处方辰砂5两,椒红5两,青盐5两(上药纳银瓶内,木塞瓶口,油纸封,重汤煮7昼夜,入地坑出火毒,1宿后入下药),鹿茸5两1分(酒浸,水洛,焙干),参5两,茅术5两9分。

制法上药共拌匀,同杵300-500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脚膝,补气,能令气下行,安五脏,填骨髓,补虚羸,去百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四

猜你喜欢

  • 加减防风通圣散

    药方名称加减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薄荷半两,麻黄半两,连翘半两,黄芩2两,桔梗2两,甘草2两,荆芥2钱半,白术2钱半,乌药、羌活、天麻、僵蚕。功能主治预防风疾。主用法用

  • 滋阴润燥汤

    药方名称滋阴润燥汤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功能主治滋润肾精,化气润窍。主肾精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黄雌鸡方

    《普济方》卷一九一:黄雌鸡方药方名称黄雌鸡方处方雌鸡1只,赤小豆1升。制法同煮,候豆烂,即食其汁,日二夜一。功能主治补肾,扶阳气。主腹肿水癖,水肿,冷气。用法用量每服4合;若瘦者,渐食之良。注意无患骨

  • 加味百花丸

    药方名称加味百花丸处方百合、款冬花、紫菀、百部、乌梅。制法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有血,虚人尤宜;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热上炎,咳嗽喘急,口干声哑,痰中带血,阴虚肺伤,午后潮热。用

  • 长肉八宝丹

    药方名称长肉八宝丹处方煅龙骨1钱,扫盆1钱,煅甘石3钱,赤石脂3钱,上血竭1钱,煅石膏1两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长肉生肌。主用法用量频掺。摘录《吉人集验方》下集

  • 化虫消毒丸

    药方名称化虫消毒丸处方槟榔1两,酸榴皮根(焙)1两,真红丹(炒)2钱,雷丸2钱,贯众(如鸡子大者)2钱,甘草(炙)2钱,使君子2钱,枳壳半两,大黄半两。制法上为末,清油打薄鸡子饼。功能主治腹中时痛者。

  • 板蓝根

    药方名称板蓝根处方板蓝根18克,夏枯草、金银花、甘草各10克。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多例,一般3天治愈。用法用量连服3日,每日1剂。摘录《单验方》

  • 大黄消石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消石汤药方名称大黄消石汤处方大黄黄柏消石各12克栀子15枚功能主治主黄疽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纳消石,更煮取200毫升,

  • 瓜蒌方

    药方名称瓜蒌方处方瓜蒌(大者)1个(大者,开一盖子),阿胶1分,沙糖半两。功能主治小儿伤冷,气喘涎多。用法用量2味入瓜蒌内,以盖子依旧封着,白纸都糊,入饭甑蒸两遍,倾出,随儿大小约多少,冷服。摘录方出

  • 胶饴汤

    药方名称胶饴汤处方地黄1两,芍药2两,当归1两,干姜2两,黄橘皮1两,川椒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气受邪,客乘于心,血涩而变,气不得速行而致肝心痛,腹痛而色苍苍如死灰,终日不得太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