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片
药方名称颠茄片
来源为颠茄浸膏片。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或棕色的片。
炮制取颠茄浸膏10g,加辅料适量,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胆绞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次10~30mg,一日30~90mg;极量,一次50mg,一日150mg。
注意青光眼患者忌服。
规格每片含颠茄浸膏10m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药方名称颠茄片
来源为颠茄浸膏片。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或棕色的片。
炮制取颠茄浸膏10g,加辅料适量,压制成1000片,即得。
功能主治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胆绞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次10~30mg,一日30~90mg;极量,一次50mg,一日150mg。
注意青光眼患者忌服。
规格每片含颠茄浸膏10m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药方名称加味清热消痈汤处方金银花1两,连翘4钱,野菊花3钱,赤芍药3钱,黄芩3钱,公英1两,白芷3钱,天花粉3钱,木通2钱,陈皮2钱,生甘草1钱,炒山甲2钱,炒皂刺2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主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巴豆丸药方名称巴豆丸处方巴豆仁20枚(熬,去心皮),杏仁100颗(去皮尖两仁,熬),牵牛子5合(熬),葶苈子6合(熬),大枣60个(擘,去核)。制法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为丸,如
药方名称柴胡地骨皮散处方柴胡、地骨皮、知母、甘草、紫苏、广皮、干葛。功能主治气分感热劳伤,内热躁闷,喘咳气逆,唇焦口渴,小便赤涩,右脉浮数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药方名称苋粥处方新鲜苋菜15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新鲜苋菜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止痢。适用于老年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服食。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多
药方名称导赤汤处方木通、滑石、甘草梢、黄柏、茯苓、生地黄、枳壳、白术、栀子。功能主治溺如米泔色。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回春》卷四
药方名称疮毒化毒散处方乳香3钱,没药3钱,赤芍3钱,花粉3钱,川军3钱,元连3钱,甘草3钱,绿豆面3钱,白芷3钱,贝母6钱,冰片5分,雄黄8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后兑冰片、雄黄,再共为细未调匀,贮瓷瓶内
药方名称芦巴丸处方芦巴1斤,川乌(泡,去皮)6两,巴戟6两,川楝18两,茴香20两,吴茱萸10两(汤浸7次,炒)。制法炒磨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
药方名称鸡艾汤处方艾叶2两,丹参2两,当归2两,麻黄2两,人参3两,阿胶3两,甘草1两,生姜6两,大枣12个。功能主治妊娠二月,始阴阳踞经,有寒多坏不成,有热即萎悴,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
药方名称加味羌活饮别名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1两1两,前胡1两,人参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川芎半两,天麻半两,茯苓半两,蝉蜕(去头足)3钱,薄荷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寒暑
药方名称独活红花汤别名丝六、二十二号履象方处方独活1钱,红花1钱,桃仁(去皮尖)1钱,蒲黄1钱,玄明粉1钱,白蒺藜(炒,为末)1钱,乌药1钱,香附3分,枳壳7分。功能主治痧胀因于血郁。用法用量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