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葛根汤

防风葛根汤

《不居集》下集卷二: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葛根白芷、花粉、薄荷、贝母、玉竹知母甘草石膏

功能主治太阳兼阳明风热上壅。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医学纲目》卷十一: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葛根4两,麻黄3两,芍药2两,防风2两,桂枝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胎前痉,由风寒湿邪乘虚而感,口噤,角弓反张,太阳无汗者。

用法用量每用1两,先煮麻黄,去上沫,入后药,同煎数沸,温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五一: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8分,甘葛8分,茯苓8分,麦门冬(去心)8分,芍药6分,黄芩6分,犀角4分,甘草3两。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头目痛,语言时僻。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7合,分为2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2两,葛根2两,川芎2两,生地黄2两,杏仁1两半(制),麻黄(去节)1两半,桂心1两,独活1两,甘草1两,防己1两。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腰背强直,时复反张。

用法用量每次4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猜你喜欢

  • 干姜饮

    药方名称干姜饮处方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芎?3分,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

  • 接气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气丹药方名称接气丹处方沉香一两,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二两;牛膝(酒浸)、白术(焙)、苁蓉(酒浸),各半两;丁香三钱,川楝子(

  • 甘醴

    药方名称甘醴处方羊踯躅花1两,北红枣50枚,风藤2两。制法烧酒5-6碗,共入坛内,糠火煨。功能主治麻痹,不省人事。用法用量饮半小杯,令人昏迷1周时。酒未完而病已脱。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夏枯草膏

    药方名称夏枯草膏来源为夏枯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炮制取夏枯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85℃)的清膏

  • 矾皂散

    药方名称矾皂散处方白矾、牙皂各等分。功能主治卒中痰嘶,壅闭会厌,汤饮不得入口。用法用量水煎,灌之取痰,得吐痰涎,可商投剂。摘录《医级》卷八

  • 黄耆益气汤

    《证治宝鉴》卷一:黄耆益气汤药方名称黄耆益气汤处方人参、黄耆、白术、甘草、五味子、麦门冬、陈皮。功能主治补肺。主阳厥气虚,一名热厥,上寒下热。用法用量加姜汁、竹沥,水煎服。阳虚,加附子。摘录《证治宝鉴

  • 侧柏丸

    《圣惠》卷七十九:侧柏丸药方名称侧柏丸处方侧柏1两(炙微黄),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续断1分,代赭1两半,牛角腮灰1两,当归1两(锉,微炒),龟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桑耳1两,

  • 百枝膏

    《普济方》卷三七二引《直指小儿》:百枝膏药方名称百枝膏处方人参1钱半,防风1钱半,天麻1钱半,茯神1钱半,酸枣仁1钱,琥珀1钱,石菖蒲1钱,麝香少许,白附子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大。功能

  • 胶艾榴皮汤

    药方名称胶艾榴皮汤处方阿胶2两,艾叶2两,酸石榴皮2两。功能主治妊娠注下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纳胶令烊,分3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艾叶温血,阿胶佐之;榴皮固脱,艾

  • 香壳汤

    药方名称香壳汤别名香壳散(《类证治裁》卷八)。处方香附15克(炒)枳壳12克(炒)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妊娠气滞,心腹胀满或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摘录《明医指掌》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