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二钱)干姜(三钱半)附子(一角.生用)

功能主治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下利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面赤者加连须葱白三根;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二钱半;咽痛者加桔梗二钱;下利脉不出者去桔梗人参二钱半。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5克(生用)干姜9克

功能主治回阳通脉。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面色赤者,加葱9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6克;呕者,加生姜6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6克。

摘录伤寒论

《重订严氏济生方》: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吴茱萸(炒)60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 桂心(去皮,不见火)通草细辛(洗,去叶、土)白芍甘草(炙)各15克当归(去声)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治霍乱,寒胜阳衰,肉冷脉绝。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酒75毫升,生姜7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参归丸

    《女科万金方》:参归丸药方名称参归丸处方人参、熟艾,石蒲3两,白术1两4钱,扁豆2两,白芍2两,川芎2两,山药2两,吴茱萸2两。制法糯米为丸。功能主治一切淋沥,白带日夕无度,腹冷腰疼,小腹膨胀,内热头

  • 长春至宝丹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长春至宝丹药方名称长春至宝丹处方鹿茄茸(炙)4两,蚕蛾(炒)4两,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4两,巨胜子(炒)4两,人参4两,哺退鸡蛋7个(炙黄),枸杞子(酒蒸)4两,当归(酒洗)4

  • 人参养荣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荣汤处方白芍药三两,当归、陈皮、黄蓍、桂心(去粗皮)、人参、白术(煨)、甘草(炙),各一两;熟地黄(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远志(炒.去心)半两。炮制上散。功能主治治积劳虚损,四肢

  • 瓠子汤

    药方名称瓠子汤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功能主治利水道。主消渴。用法用量上件同熬成汤,滤净,用瓠子6个,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姜汁半合,白面2两,作面丝同炒,葱、盐、醋调和。摘录《饮

  • 解肌透痧汤

    药方名称解肌透痧汤处方荆芥穗4.5克 净蝉衣2.4克 嫩射干3克 生甘草1.5克 粉葛根6克 熟牛蒡6克 轻马勃2.4克 苦桔梗3克前胡4.5克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淡豆豉9克 鲜竹茹6克 紫背浮萍9

  • 消谷丸

    药方名称消谷丸处方神曲180克 炒乌梅肉炮姜各120克麦芽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蜜丸。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水谷,朐膈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口无味者。用法用量每次用米饮

  • 鸡头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鸡头丸药方名称鸡头丸处方雄鸡头1枚(烧灰)鸣蝉3枚(微炒)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微炒)麦门冬30克(去心,焙)当归23克(锉,微炒)黄耆23克 (锉)芎藭2

  • 桂枝四物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桂枝四物汤药方名称桂枝四物汤处方当归熟地川芎各6克白芍9克(炒)桂枝9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来,外感风寒,发热有汗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

  • 跌打白糖饮

    药方名称跌打白糖饮处方白砂糖3至4两。功能主治可免瘀血攻心。主跌打损伤如已气绝牙关紧闭。用法用量先用生半夏在两腮擦之牙关自开,急用热陈酒冲白砂糖灌入,不饮酒者用开水冲服,愈多愈妙。无论受伤轻重,服之可

  • 半苓平胃散

    药方名称半苓平胃散处方半夏白茯苓熟苍术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