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脾散

调脾散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少有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急救仙方》卷六: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麦芽半两,胡椒2钱,缩砂3钱,川芎2钱,茴香2钱,甘草3钱,青皮3钱,陈皮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经调气。主妇人肺经有病,热气上冲,经气行时,血反上行而吐者。

用法用量米饮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四: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功能主治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用法用量米清汤送下。

虚甚者,加人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白茯苓陈皮防风木通荆芥穗、甘草稍、当归川芎、怀生地、黄芩连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毒热在胸膛,啼声引努力气,伤人根本,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每用以半匙乳汁和饮少许。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猜你喜欢

  • 通脉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脉四逆汤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处方甘草(二钱)干姜(三钱半)附子(一角.生用)功能主治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呕,

  • 陀僧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陀僧散药方名称陀僧散处方蒲黄半两,黄药子半两,密陀僧1两多,黄柏1两多,甘草1两多。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舌疮不愈者。用法用量干贴口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百一》卷十二,名

  • 白马蹄散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白马蹄散药方名称白马蹄散别名马蹄散(《千金翼方》卷二十)。处方白马蹄(烧令烟尽)制法上捣筛。功能主治打伤,腹中瘀血;妇人血疾。用法用量温酒服3克,日三夜一。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

  • 胡椒馄饨

    药方名称胡椒馄饨处方胡椒半两,干姜(炮)半两,诃梨勒皮4个。功能主治气痢。用法用量上为末,取精羊肉4两,细切和药,以面裹作小馄饨子,煮熟,空腹食之。以饱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乳吮散

    药方名称乳吮散处方枇杷叶7.5克(去毛,炙焦黄色)母丁香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婴儿吐乳不定。用法用量每服0.3~0.5克,涂乳上吮儿,便止。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 天麻石斛酒

    药方名称天麻石斛酒处方牛蒡子20g 制附子20g乌蛇肉(微炒)20g 仙灵脾20g五加皮20g 虎胫骨(涂酥炙黄)32g牛膝20g 草薢20g 桂心20g当归20g杜仲20g茵芋20g狗脊20g丹参2

  • 杏仁滑石汤

    药方名称杏仁滑石汤处方杏仁9克滑石9克黄芩6克橘红4.5克黄连3克郁金6克通草3克厚朴6克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治湿热弥漫三焦,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舌灰白。用法用量水

  • 甘草敷方

    药方名称甘草敷方处方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蠷螋尿疮。用法用量韭汁调敷。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斑龙固本丹

    药方名称斑龙固本丹处方人参(去芦)2两,干山药2两,怀生地黄2两,熟地黄(酒蒸)2两,天门冬(去心)2两,菟丝子(酒煨,捣饼,焙干)4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巴戟(酒浸,去心)2两,甘枸杞子2两

  • 芎辛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药方名称芎辛汤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处方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