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元汤

调元汤

医方简义》: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生地4钱,阿胶(烊冲)1钱,白芍(酒炒)2钱,当归2钱,茺蔚子(炒)3钱,泽兰2钱,杜仲(盐水炒)2钱,天冬3钱,鹿角霜2钱。

功能主治奇脉亏损,经水不调,肢节酸痛,腰痛气滞,心摇神怯,晕眩。

用法用量加桂圆肉5个,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

幼科指南》卷上: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5分,炙草2分半,白芍5分。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大病之后,浑身壮热,欲成慢惊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指南》卷上

《顾氏医径》卷五: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黄耆、炙甘草山楂肉、白芍木香、广皮、川芎桔梗

功能主治痘疮初起,元气虚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痘疹仁端录》卷七: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人参黄耆麦冬甘草当归

功能主治痘疹表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七

《治痘全书》卷十三: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人参2钱,黄耆3钱(炙),甘草1钱(炙)肉桂、姜、枣。

功能主治痘疮气虚,顶陷者。

用法用量方中肉桂、姜、枣用量原缺。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医部全录》卷四九○引《幼幼全书》:调元汤

药方名称调元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生地、麦门冬白芍药、白术

功能主治痘疹多汗。

用法用量《片玉痘疹》有黄芩、无生地。

如汗不止,加地骨皮、麻黄根,以猪心肺煮汤为引。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引《幼幼全书》

猜你喜欢

  • 莲肉汤

    药方名称莲肉汤处方莲心(去心)半斤,猪肉(去油皮)1斤。功能主治小儿痘后或吐蛔,或利下蛔者。用法用量共水煮熟,下砂仁、伏酱,朝夕与啖,其胃气接养,虫自安居不出矣。切不宜投以使君子、槟榔之物,痘中一投,

  • 桂枝甘草汤

    药方名称桂枝甘草汤处方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功能主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津,顿服。摘录《伤寒论》

  • 脊肉粥

    药方名称脊肉粥处方猪脊肉2两,粳米3两,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滋养脏腑,滑润肌肤。主体质虚弱,羸瘦,营养不良,脾胃虚寒等气血不足之证。用法用量先将猪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烹

  • 金不换木香丸

    药方名称金不换木香丸处方大戟5钱,芜花(炒)5钱,甘遂5钱,黑丑头末2钱,生大黄5钱,青皮5钱,陈皮5钱,南木香5钱,青木香5钱,胡椒1钱(病合倍用),川椒(去白)5钱,槟榔5钱,益智仁5钱,射干5钱

  • 白及枇杷丸

    药方名称白及枇杷丸处方白及1两,枇杷叶5钱(去毛,蜜炙),藕节5钱。制法上为细末,另以阿胶5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咯血。用法用量每服1丸

  • 妇科五淋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妇科五淋丸药方名称妇科五淋丸别名妇科分清丸处方当归4两,生地4两,川芎3两,滑石3两,木通2两,甘草2两,生栀子2两,生白芍2两,石苇1两(去毛),黄连1两,海金砂5

  • 淡黄丸

    药方名称淡黄丸处方石灰(炒赤)、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冷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十

  • 催痔散

    药方名称催痔散处方穿山甲7片(火煅),蝼蛄1个(煅),血余1两(烧灰),黄颡鱼1个(粪缸内片时,火煅过了),脑子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种痔疾。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 黄耆卫元汤

    药方名称黄耆卫元汤处方黄耆、人参、当归、红花、芍药、桔梗、甘草、防风。功能主治痘中夹瘿。痘发3-4日而瘿溃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接骨丹

    《洁古家珍》:接骨丹药方名称接骨丹处方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 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制法上四味,为末,和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打仆,伤损皮骨。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