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丸

补脾丸

《百一选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别名缩脾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白术赤石脂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祛寒,涩肠止泻。主脾阳虚弱,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早、晚食前各服50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甘草白芍(炒)各15克木香(煨)12克山药(炒)陈皮各21克干姜(炒)9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粥加炒神曲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幼科发挥》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粉草1两,白芍(酒炒)1两,黄耆(蜜炙)1两,陈皮1两,当归身1两,山药1两,莲肉1两,神曲5钱,肉桂2钱5分。

制法上为末,荷叶水煮粳米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两,白芍药2钱。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

功能主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冬月,去芍药,加肉豆蔻泽泻服之;又不止者,加飞矾1钱半。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

《证治宝鉴》卷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破故纸3两(用薏苡仁炒,去苡仁不用),白茯苓2两5钱,肉果4两(纸包,煨)(或加香椿根皮)。

制法上为末,加大枣半斤、生姜半斤,砂锅内煮熟,用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五更久泄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80丸,清晨枣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鱼腥、房事。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丹溪心法》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斤,苍术3两,茯苓3两,陈皮3两。

制法粥为丸。

功能主治伤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附子(炮)1两,蜀椒(汗)1两,桂心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麦糵2两,陈面(炒)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日3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豆蔻(炮,去壳,为末)1枚,龙骨(烧,研)1钱,乳香(研)1钱,芜荑仁(炒,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杨氏家藏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丁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胡椒1两,木香1两,茴香1两,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3分,大麦糵(炒)3分,木瓜3分,甘草(炒)3分,白术3分,乌梅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1丸。

功能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冷痛,泄利不时,不思饮食,呕吐痰逆,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鸡峰》卷十四: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厚朴(去皮)1两(生姜1两,同杵令烂,焙干),白术1两,石脂1两,肉豆蔻1两,麦糵半两,荜茇半两,诃子半两,附子半两,神曲半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体重羸瘦,腹中胀急,饮食不化,遇寒则极,脉弦而迟,此脾胃素弱,为风冷则谷不化而水胜,久久不止,成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饮送下。未知,加至50丸。

摘录《鸡峰》卷十四

《百一》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1两,赤石脂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川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1两,荜茇(炒)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滑泄。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缩脾丸”。

摘录《百一》卷六

猜你喜欢

  • 硇砂煎丸

    药方名称硇砂煎丸处方黑附子2个,各重16克以上(炮,去皮、脐,剜作瓮子)木香9克 破故纸(隔纸微炒)荜茇(真者)各30克硇砂9克制法先将硇砂用水150毫升,续续化开,于瓮内熬干为末,安在附子瓮内,却用

  • 桔梗二陈汤

    药方名称桔梗二陈汤处方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黑山栀黄芩黄连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复蚕丸

    药方名称复蚕丸处方复蚕1个(用线串其头,阴干,只取向后有粪处,研细),辰砂3分(研,水飞),麝香3字(研),荜茇3钱半,雄黄3钱半(研,水飞),胡黄连3钱半。制法上为末,以新蒸粟米饭一块,泥裹煨之,取

  • 妇女救苦金丹

    药方名称妇女救苦金丹处方元胡4两,山药4两,熟地4两,黄耆4两,人参4两,白芍4两,甘草4两,茯苓4两,当归4两,鹿角4两,川断1两6钱,阿胶4两,杜仲1两6钱,茴香8钱,故纸1两6钱,菟丝1两6钱,

  • 甘草蜜

    药方名称甘草蜜处方甘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头生疮。用法用量白蜜调敷。摘录《绛囊撮要》

  • 加味参苓生化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苓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干姜5分,甘草5分,茯苓1钱5分,山药1钱,肉果1个(煨),诃子皮1钱(去油),莲子7粒,人参2钱,糯米1大摄。功能主治产后泄泻。用法用量虚甚,多加人参。

  • 理脾固本汤

    药方名称理脾固本汤处方白术(炒)3克 白茯苓3克陈皮2.4克半夏(制)2.4克神曲(炒)3克麦芽(炒)3克甘草(炙)2.1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能主治理脾固本,健胃和中。治虚劳,脾胃虚弱,大便泄泻。用

  • 解毒升麻散

    药方名称解毒升麻散处方川升麻、栀子仁、大青、黄芩、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2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热毒不解,欲变成斑。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升麻散”。摘录《圣惠》卷十

  • 虚脾丸

    药方名称虚脾丸处方干姜附子桂厚朴丁香各75克 白茯苓肉豆蔻诃子皮各6克白术7.5克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鸡峰替济方》

  • 四物逍遥汤

    药方名称四物逍遥汤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青皮6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利气调经。主肝郁气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