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荡涎散

荡涎散

药方名称荡涎散

处方粉霜1钱,腻粉2匣,芫花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始因壮热不除,被汤丸下后,其项强眼翻,弄舌搐弱,如发痫状,久则哽气,啼声不出,医以为惊风,屡服朱砂水银牛黄、汞粉、巴豆竹沥之类,药皆无验,此由误下后,毒气结在心胸,内热生涎,涎裹诸药,不能宣行所致。

用法用量1岁服半钱,暖浆水调下。病热大者,再服。白色着底者,粉霜也,宜尽灌之。良久得睡,取下黑黄涎,裹包丹砂之类,皆成颗块,啼声便出,立安。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五

猜你喜欢

  • 贞元饮

    药方名称贞元饮处方熟地黄21~60克 炙甘草3~9克当归6~9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亏损,气短似喘,呼吸急促,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3~5片

  • 搽牙牛黄青黛散

    药方名称搽牙牛黄青黛散处方牛黄5分,青黛5分,硼砂2钱,朱砂1钱,人中白(煅)1钱,龙骨(煅)1钱,冰片3分。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牙疳肿腐。用法用量先以甘草汤将口漱净,再上此药。摘录《金鉴》卷七十

  • 白马饮

    《仙拈集》卷二:白马饮药方名称白马饮处方白马粪(入微水,绞汁)半碗。功能主治吐利腹痛,绞肠痧,一切难辨之症。用法用量灌之。摘录《仙拈集》卷二方出《千金》卷十一,名见《仙拈集》卷一:白马饮药方名称白马饮

  • 五子五皮饮

    药方名称五子五皮饮处方紫苏子莱菔子各4.5克白芥子1.8克葶苈子2.4克车前子9克 生桑皮 浙苓皮各12克大腹皮9克 新会皮4.5克 生姜皮3克功能主治降气达膜。治痰胀腹胀轻减,喘肿未除者。用法用量先

  • 姜附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附丸药方名称姜附丸处方香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

  • 熟艾汤

    药方名称熟艾汤处方熟艾(用糯米15克同炒)松叶柏叶(炙)各15克制法上药三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心经蕴热,舌上出血,及诸失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

  • 苦楝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苦楝根散药方名称苦楝根散处方苦楝根鹤虱薏苡根各30克(锉)槟榔30克糯米7.5克(微炒)牵牛子30克(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腹脏有蛔虫。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1

  • 金光明拨云散

    药方名称金光明拨云散处方归尾、川芎、白芷稍、生地、连翘、黄芩、软石膏、山栀、防风、荆芥、赤芍药、黄连、枳壳、羌活、桔梗、大黄、甘草。功能主治暴发目赤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瘴,加白蒺藜。摘录《诚书》卷

  • 马思答吉汤

    药方名称马思答吉汤处方羊肉1脚子(草果5个,官桂2钱,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益、温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药一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2合,香粳米1升,马思答吉1钱,盐少许,调和匀

  • 犀地玄参汤

    药方名称犀地玄参汤处方犀角鲜生地 元参连翘桑叶丹皮竹叶心石菖蒲功能主治透营泄热。治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