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玉丸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

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

《准绳·幼科》卷九: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青黛2钱半,明白矾(生用)2钱半,天南星(生用)2钱半,滑石2钱半,轻粉50贴,全蝎(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钵杵极细)。

制法轻粉巴豆外,余5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入前2味,同在乳钵内杵匀,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如粟壳大。

功能主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用法用量每服7-11丸,空心用淡姜汤送下;热甚者,薄荷汤送下,或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九

鲁府禁方》卷二: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白矾、枯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心胃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烧酒送下。立止。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雌黄丹

    药方名称雌黄丹处方雌黄(细研)1两,雄黄(研细)1两,川大黄(慢火炮黑)1两,鬼臼(去毛)1两,桃仁30个(汤浸,去皮尖,研),白头翁半两(以上并为细末,次用),麝香1分(别研),巴豆10粒(去皮心膜

  • 地榆败毒散

    《外科医镜》:地榆败毒散药方名称地榆败毒散处方西党参9克羌活9克独活9克柴胡9克前胡9克甘草9克茯苓9克枳壳6克(炒用)抚芎6克桔梗6克 生地榆30克紫竹根1把生姜3片功能主治主中狂犬毒。用法用量水煎

  • 凤仙酒

    《惠直堂方》卷二:凤仙酒药方名称凤仙酒处方白凤仙花4两。功能主治风痛;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将花晒干,浸火酒1埕,饮完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二《仙拈集》卷四引《集验》:凤仙酒药方名称凤仙酒处方凤仙花根

  • 防已茯苓汤

    药方名称防已茯苓汤别名木防己汤、防己汤、茯苓汤、防己加茯苓汤处方防己3两,黄耆3两,桂枝3两,茯苓6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皮水。用法用量木防己汤(《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防己汤(《圣济总录》卷三

  • 巴戟天丸

    《医统》卷五十:巴戟天丸药方名称巴戟天丸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石菖蒲1两,地骨皮1两,白茯苓(为末作糊)1两,远志(制)1两,白茯神1两,人参3钱。制法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如

  • 地黄黄芩汤

    药方名称地黄黄芩汤处方射干2两,甘草2两,枳实2两,升麻2两,干地黄2两,黄芩2两,犀角6分,前胡3分。功能主治瘭疽。用法用量水5升,煎3升,加大黄1钱,煎1沸,去滓,入麝香2分,分3服。剂数以愈为度

  • 人参半夏汤

    药方名称人参半夏汤处方人参6克半夏9克 广皮3克茯苓6克当归6克沉香1.5克郁金6克砂仁3克佩兰3克 苡仁12克牛膝6克佛手l.5克白檀香1.5克功能主治治痰气上逆,食入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

  • 解痉汤加味

    药方名称解痉汤加味处方白龙须15-20克,钩藤根15克,当归尾15克,紫丹参20克,制乳没各6-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35克,炙甘草20克,伸筋草15克,生麻黄3克,熟地18克,草红花3克,川续断

  • 茯苓升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升麻汤处方茯苓赤白各15克升麻5克当归6克川芎3克 苎根10克功能主治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急流水煎服,或调琥珀末6克服更佳。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沉魏丹

    药方名称沉魏丹处方三棱(炮)1两,蓬莪术(炮)1两,青皮(去瓤)7钱半,五味子(去枝)7钱半,肉桂(去粗皮,不见火)7钱半,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7钱半,茴香(淘去沙,炒)7钱半,川楝子(炮,去